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茅盾文學獎風波:“豬肉”不是想分就分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01-12 09:20:22  


 
  “如果不是評選辦法的改變,我覺得我們五個未必能獲獎。”劉震雲在媒體見面會上就直言不諱地說,自己的得獎,是因為評獎方法和規則的改變,“歸結起來是一個詞—————民主”。

  但實名制帶來的民主,並沒有為作協體制外的新人帶來多少好消息。今年茅獎首次向網絡文學開放,被認為是茅獎釋放的一個改革信號。但對於網絡文學接近於施舍的“優待”最後也不得善終,因為“同茅獎‘貼近大地,深入歷史’比,還有很大的距離”。(評委麥家語),第一輪投票過後,幾乎所有網絡文學都慘遭淘汰。

  指望輕鬆的網絡文學作品具有“貼近大地,深入歷史”的深意,是否有些苛求。茅獎雖然有意對來勢汹汹的網絡文學做一些改變,但實際操作下來,仍然是形式大於內容。

  450萬字

  張煒的《你在高原》是本屆茅獎中得票最多的作品,獲得62位評委的58張票。這部450萬字的巨作,茲一問世,便成為各大文學獎熱捧的對象。

  雖然獲獎無數,但《你在高原》並不好找。在它獲茅獎前,筆者尋遍廣州,也沒能買到。即便是獲獎後,零星在書店出現過幾套,但也鮮有人問津。很多人甚至在網絡上質疑,生產出如此大部頭的嚴肅文學作品,究竟還有幾個人去看?

  對《你在高原》的質疑也集中在評委們是否完整讀完這本小說上。常理而言,任何文學獎的評委都應該是在通讀完全部作品之後,才能就其價值進行評斷的。對於中國內地文學的最高獎項,茅獎而言,更是如此。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