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井”變“貢井”
至於貢井一名的由來,為何“公井”變為“貢井”,傳說有二:一為“公”“貢”變音之說。因兩字同聲共韵,久而久之,“公井”因口音變化而成“貢井”;二為產鹽進貢之說。因大公井所產之鹽色白而味佳,曾為貢品奉達朝廷,以致“公井”逐步為“貢井”所代替。兩說至今未找到史實依據。但是,查明嘉靖己醜(1529年),曾任禮部郎中的進士熊過所撰《吳方泉墓志銘》中,曾有“子朝鑒籍為鹽官,丁口煮鹽貢井……貢井地屬榮州而畛於富順”的記載,可見“貢井”一名,至少在明代已經出現和使用了。
自唐初公井鎮改為縣治後。由於貢井老街、河街地區井鹽生產的進一步發展,清雍正八年(1730年),在此設榮縣貢井丞署。太平天國時期和抗日戰爭時期,淮鹽受挫,川鹽兩度濟楚,貢井和自流井兩地井鹽生產進入歷史鼎盛時期,貢井老街一帶既已具今日規模。民國以後,隨著鹽業生產向旭水河上游長土、艾葉的逐步轉移,老街地區開始衰落,貢井城區逐步沿新街(今和平路)向南,在今貢井大橋、貢井平橋所在的旭水河東西兩岸成片發展。新中國成立以後,城區重點已集中在旭水河東南岸的筱溪街地區,而老街河街即成為了偏於貢井城市北隅、能得以成片保存的歷史文化街區。
守望老街的南華宮
因鹽設邑,這裡匯聚了全國各地的鹽商,歷經數千年的發展,各地鹽商紛紛建立起自己的會館,各大姓宗族也多有宗族的祠堂,加上寺廟,至解放時,有45個之多,南華宮就是其中之一。這座氣勢恢宏、建構精美的建築始建於光緒二十四年,至今已有100多年的歷史。如今,每天都有不少慕名追尋古鹽文化蹤跡的游人來到自貢,走到南華宮下,駐足觀賞,或拍照留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