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3月28日電/江南時報報道,林散之,原名以霖,號三痴、散之,筆名散耳、江上老人、半殘老人等,祖籍安徽省和縣,1898年11月20日出生於江蘇省江浦縣。他在8歲起就開始接受藝術啟蒙教育,13歲到南京隨張青甫學習人物畫,16歲師範培開學習書法,20歲又從張栗庵學習詩文,遂在當地小有名氣。32歲後經張栗庵引薦赴上海投拜國畫大師黃賓虹門下學習3年,其書畫藝術精進。之後返鄉繼續讀書、練筆、化墨,外出游歷寫生,師造化,在家鄉一帶名氣日隆。解放後曾任江浦縣副縣長,其間始終筆耕不輟。1963年調任江蘇省國畫院畫師,專事書畫藝術創作。北京《人民中國》(日文版)雜誌1973年第1期因為介紹其書藝,才如同暗珠露容般地在中國及東瀛書壇引起很大反響,後名聲大噪。林散之1981年在南京市舉辦過個人書畫展,出版有《林散之詩書畫選集》、《林散之書畫集》、《林散之書法選集》、《江上詩存》等多部專著,1989年12月6日於金陵病故。其部分作品已被捐贈給安徽馬鞍山的“林散之藝術館”和江蘇江浦的“林散之紀念館”。
20世紀後半葉,文化大省江蘇地區執傳統書畫藝術之牛耳者,當首推傅抱石、林散之先生。林散之作為承前啟後的一代書法大家,享有“當代草聖”、“20世紀十大書法家之一”、“千年中國十大傑出書法家”等贊譽。他亦擅長國畫、詩文等,在當今藝術品市場中,其書畫作品已開始越來越受到青睞追崇。
林散之生前曾經自謂:其詩第一、畫第二、書法第三。但現在“回頭看”,尤以其草書藝術成就為最高。他在書法藝術上畢生曾下過很大功夫,大致可分為如下三個階段:年少時初學楷體,由唐碑入手,後受碑學影響改學清代包世臣執筆懸腕方法,臨習《張猛龍碑》、《賈使君碑》等魏碑,後又臨寫《禮器碑》、《張遷碑》等漢碑,繼而又摹習顔、柳等諸人法度;第二階段為從30歲起學筆行書,汲取米芾、趙孟頫、董其昌、王鐸、黃賓虹等先賢精髓,博采眾家之長,書風為之一變;第三階段為60歲後專攻草書,師法“二王”、懷素、祝允明、董其昌、王鐸等人筆墨意韵,以畫法入書,知白守黑,計白當黑,精積力久,自成一格。72歲後因洗澡不慎燙傷小指和無名指後改以三指執筆,最終“集千家米成一鍋飯”,達到了爐火純青之化境。他在創作上力倡書畫同源、先入後出,既學古人但卻更師造化、重參悟、求創新。他尤重執筆,認為應以中鋒為上,愛用長鋒羊毫,融合碑帖,多以水墨參差,剛柔相濟,虛實多變,取意外之境,憑藉靈性淋漓盡致地進行創作。其行筆相對較慢,常常力透紙背,所作草書如龍飛鳳舞、似仙風道骨,老辣瘦韌,圓渾矯健,果感飄逸,可謂“遠看有勢,近看有質”,頗具一種“得道成仙、出神入化”之書卷氣息,人們從起伏跌宕的滿紙煙雲中還可領略到如同音樂的節律美、詩文的抒情美和國畫的虛實美。趙樸初先生有詩贊曰:“散翁當代稱三絕,書法尤矜屋漏痕;老筆淋漓臻至善,每從實處見虛靈。”日本書壇巨擘青山杉雨也曾書贈:“草聖遺法在此翁。”
書畫作品的真贋鑒別
筆者以為,鑒別林散之書法作品真偽的方法大致如下:根據其不同時期藝術發展變化情況來進行辨贋鑒真,即主要是從通篇全局看氣脈章法,具體落筆時看筆性墨法。同時還應不斷地了解掌握個人藝術創作時的一些習性特點,如題款、鈐印等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