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故宮的門票收入是6.5億,是通過全年平均一張門票不足50元、1400萬觀眾累積得來的,全部上繳國庫,日繳日清。
故宮事業發展所需的資金依靠每年編列預算,由財政部核批後,按照收支兩條線的方法執行預算。如果完成前述十個方面的提升,必須在現有的基礎上大幅增加資金投入才能實現。
比如世界遺產監測中心雖然成立了,但任重道遠,需要很多設施投入、人員投入、技術投入,單就監測管理平台建設一項就需要軟件、數據庫、配套設施等數百萬的資金支持,而且絕大部分內容都是日複一日連續不斷的監測,需要上億的資金投入才能支撐。
再比如安防工程,目前已經上馬的二期改造工程涉及的資金5000多萬元;今年就要實施的遊客流量實時監控系統約1000萬元;正在調研的物聯網技術安防方案如果實施,需要的資金將遠遠超過現在的投入。
故宮事業發展的資金壓力非常大。我相信,國家會根據故宮發展的實際需要合理地增加資金投入,給予相應的政策傾斜,我們也會充分取得全社會的理解與支持,共同保護好故宮。
《瞭望東方周刊》:故宮是參觀人數最多的博物館,並且也開通了微博。不過,外界的感覺依然是故宮不夠“親民”,更多地作為一個“到此一游”的旅遊景點存在,與公眾之間缺乏持續的深層次的互動,特別是在文化內涵的傳播上還缺乏渠道與載體。你怎麼看這個問題?故宮如何與公眾更親近?
單霽翔:今天,我們需要用實際行動來說話,盡快修復受損的故宮博物院良好的社會形象。故宮是大家的故宮,我們歡迎來自社會各界的監督,歡迎對於故宮博物院工作的批評和指教。
事實上,輿論監督可以及時幫助我們發現和糾正工作中的問題。在這一點上,我們會主動增強故宮工作的透明性、公開性,讓社會更多地了解故宮,多一份了解,就多一份理解。要積極加強與媒體、公眾的良性互動,虛心聽取媒體和公眾對故宮博物院工作的意見和建議,虛心接受對我們工作的批評,尊重民意、匯聚民智。及時回應社會關切,要以真誠、及時、準確的信息發布贏得公眾信任、贏得媒體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