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國內現存大量的歐美藝術品,這都是泡沫經濟時代的產物。從1987年到1989年,日本人買下了蘇富比和佳士得拍出的所有世界名畫中的39.8%,成為當時最大的買主。好景不長,進入上世紀90年代,日本經濟開始顯露頽勢,出現零增長,甚至出現了負增長。破產倒閉或周轉不靈的富商巨賈們紛紛拋售手中的世界名畫。據說,當時用於抵債的藝術品堆積如山。即便如此,熱愛歐美藝術的日本仍然保留了大量的藝術品,或在博物館,或在私人收藏家的手中。這就給漸漸富裕的中國買家提供了很好的選擇平台。
姚耀說,現在許多日本地陪導游會發現不少中國旅遊團裡會有企業家,他們往往對團裡某個人特別恭敬,帶他到處購物,後者可能就是某個中國官員。這種狀況從2009年開始,尤其是2010年日本對中國開放自由行以後。去年日本地震後停了半年,現在又開始熱鬧了,甚至比以前更熱鬧。
此外,中國遊客現在也喜歡去日本的“質屋”(即中國人所說的當鋪)。“日本人對奢侈品的熱衷程度世人皆知。日本當地富二代可能買了奢侈品,還沒怎麼用就覺得不喜歡或者突然手頭緊了,於是就拿去質屋變賣。也有一些KTV小姐收到客人的禮物,馬上就去質屋變現了,這些奢侈品對於中國買家而言性價比很高。而且,日本質屋的口碑不錯,能用銀聯或其他國際信用卡,收據發票一應俱全。”姚耀補充說,對於那些攜帶大量現金去日本買藝術品或者奢侈品的中國人,就有洗錢或者“雅賄”的嫌疑。
利用中國“收藏熱”賺錢
姚耀的研究發現,由於日本玩藝術品和古董洗錢的歷史悠久,那些市場上常規流通品的行情和真實擁有者,基本已經比較透明,很難再“榨出油水”。於是,與這類洗錢活動有關的觸角開始伸向中國等新興經濟體。
例如,日本的影像技術一直處於世界頂尖水平,連蔡司等老牌德國鏡頭品牌都被日本廠商收購;世界上彩色複印技術和設備品牌最多、應用技術最廣泛的幾乎都來自日本廠商(佳能、東芝、理光、柯尼卡、富士施樂)。現在日本方面有人在利用中國的收藏熱賺錢,有專門負責複印製作假畫的;有專門將假畫帶進中國的;有專門負責把假畫收進拍賣場的;有的假畫早在日本境內就被“拍賣”過一次,給假畫披上一道“海外回流文物”的光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