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有40來歲的上海交通大學微電子學院院長陳進,“成功”地研製出了“漢芯一號”,轟動世界,風頭無二,但也很快被曝造假,身敗名裂。平心而論,他們基礎都很好,能力也不差,如不是那麼急於求成,鋌而走險,取得成功是早晚的事,是“成功焦慮症”害了他們。
我理解青年人急於成功的心理,但更想給他們一點過來人的忠告:年輕得志固然可羨,大器晚成也足以自慰;成功早有早的好處,成功晚有晚的意義。
成功太早,易驕傲自滿,固步自封,在鮮花美酒中陶醉,在掌聲恭維中沉迷;成功太早,沒經歷長期奮鬥的艱辛,沒遇到失敗的打擊,不知道人生多艱,江湖險惡,或可憑聰明小有得意,借東風偶有建樹,但終難成大器;成功太早,只顧得埋頭向目標猛衝,心無旁騖,聚精會神,還沒來得及欣賞路邊的風景,就稀里糊塗地衝到了終點,路上經過了哪座名山,哪個古刹,都毫無印象,實在是可惜;成功太早,容易早早就失去繼續奮鬥的目標和前進動力,失去拼搏激情和頑強鬥志,後半生往往會無所作為,不求進取,虛度年華。
有人成功之路很順利,要風得風,要雨得雨,年紀輕輕就建功立業,令人羨慕。有人的成功之路卻很坎坷,一路磕磕碰碰,踉踉蹌蹌,歷盡艱難,人到中年或進入老境,才成大業。總之,人與人不一樣,成功早晚也不是自己能隨意控制的,不論早晚,只要成功都可喜可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