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李致 差點被時間湮沒的作家
http://www.CRNTT.com   2012-06-11 09:16:07


5月30日,成都芳草西一街,李致在家中。
  中評社香港6月11日電/李致是巴金的大哥李堯枚的兒子。在與巴老幾十年的接觸中,李致對巴老有不少獨特的感受。巴老曾在給李致的信中說:“我離開世界以前,希望更多的人理解我。你可能理解我多一些。”

  著名評論家廖全京曾這樣評論李致:他走過了一段很長的路,這幾十年裡,他漸漸悟出了人生和藝術的真諦,他把自己在這幾十年裡這一點、那一點的感情,認真記錄下來,積累起來,漸漸變成了一篇一篇的文字。這就是李致,平靜的、樸素的李致。從這些文字裡,我慢慢咀嚼出一種味道,一種既複雜又純粹的味道,那就是愛。

  他是作家巴金的侄子,也是四川省文聯名譽主席,還是一位17歲就參加革命、曾任四川省委宣傳部副部長的老幹部。

  他學生時代就發表文章針砭時弊揮斥方遒,但1955年後,數十年間幾乎沒有再動筆寫東西;爾後又長期在出版界、文藝界工作,少有作品問世;退休後在巴金的鼓勵下才再次拿起筆寫作,他的那些“傾訴自己的情感,剖析自己的人生”的散文和隨筆,深得圈內好評,熟悉他的人都說,他其實是一位差點被時間湮沒的作家。

  他小時候與巴金同睡一張床,數十年間,巴金給他寫過300封信,深入交流探討親情人生,被巴金稱作“理解我多一些的人”。他個子不高,滿頭銀發,和藹親切的目光中,很有幾分巴金的風貌。

  “文革”中為了“劃清界線”,他貼過一張大字報,“這是我人品上的一個污點”,晚年寫就的隨筆中,他毫無諱言地不止一次反省和剖析自己,筆墨間清晰可見巴金《隨想錄》中“說真話”的風骨。

  他就是李致。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