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6月23日電/《沈陽晚報》報道,端午節將至,近來一則惡搞廣告“屈原大叔別跳了,吃個胖姐粽子吧”引起了網友熱議,有的認為商家有創意,有人則斥之褻瀆傳統文化,是對屈原不敬。其實在當下發達的網絡時代,越來越多的文化名人、文化事件都被拿來炒作、惡搞,比如之前的“杜甫很忙”事件,從中不難看出人們對傳統文化的漠視。
無論是《百家講壇》的熱火朝天還是“國學熱”的持續升溫,一個不可否認的事實就是人們對於傳統文化的重視,而如此的重視程度也恰恰從一個側面反映出了以前人們對於傳統文化的漠視。一檔娛樂節目,自稱作家的一位80後選手竟然不知道李白《將進酒》名篇“黃河之水天上來”的下一句是什麼。雖然遭遇網友謾罵很尷尬,但不可否認的是我們當下教育對傳統文化的缺失。為什麼會有越來越多的古代名人、先賢被人拿來惡搞,原因大家應該都心知肚明。首先一個是我們自身對於傳統文化的不重視。很多人都在不同的場合強調:“如果我們都不尊重自己的文化,別人是不會尊重我們的。”但是在我們很多人尤其是年輕人的概念中,傳統文化似乎與他們毫不相幹。他們更關注的是網絡上的惡搞和灌水,或者是對西化的東西的快速接受。其次是我們在對於傳統文化的系統宣傳和引導上做的不足。雖然我們從小學開始就一直在學習傳統文化,但這個學習的內容只占學生學習的一個很小的比例。而隨著應試教育的嚴酷,學生們也無法將精力放在傳統文化的學習上。“國學熱”的升溫也就不足為奇了。而一個《百家講壇》雖然成為了廣大群眾接受傳統文化的一個窗口,但在更高的一個層面卻是“學術明星”自我推廣的舞台,有些畸形的走勢也讓很多人開始反感。
除了這些,在傳統節日的解讀和重視程度上,我們似乎更關心物質上的供應而忽略了文化的關懷。比如春節、端午節,人們並不在意它的文化味道,以至於春聯文化、燈謎文化、端午祭祀文化等很多東西都被遺忘,尤其是年輕人更不知道它們的含義,這對年輕人來說是很可怕的,我們漠視的不僅僅是傳統文化,更是我們一個國家賴以生存的生命力。重拾傳統,重拾經典,無論老幼,也許這是我們最應該做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