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6月26日電/《中國藝術報》報道,中國電視綜藝節目在節目理念、節目樣式、節目操作模式等方面,從上世紀90年代以來都有較大的改變,但在改變中最突出的就是娛樂化傾向。
在今天新媒體所帶來的重重重壓之下,在電視觀眾不斷流失的現實面前,娛樂節目應該承擔起挽救電視的重要職責,加大自身的探索和創新,而走地方化特色發展之路,是創新的一條良好的思路。
進入21世紀後,隨著技術的發展,IPTV、網絡電視、手機電視等新媒體形態相繼出現,其數字化、互動性、個性化的特點滿足了受眾日益多元化的需求,對傳統電視媒體造成了巨大的衝擊。綜藝娛樂節目在電視的收視份額中一直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為了在激烈的競爭中生存和發展,不少電視台紛紛加大力度投入了對此類節目的探索和創新。
中國電視綜藝節目在節目理念、節目樣式、節目操作模式等方面,從上世紀90年代以來都有較大的改變,但在改變中最突出的就是娛樂化傾向。綜藝節目中娛樂的成分越來越多,實現娛樂的手段也越來越複雜。很多電視工作者把“電視綜藝節目”用“電視娛樂節目”的稱謂取代,而二者並不存在彼此替代的關係。
對於電視綜藝節目而言,《廣播電視辭典》對其的界定為:集音樂、歌舞、小品、戲曲、雜技等多種文藝形式於一體,在一定的時間長度內按照特定的主題或線索,採用主持人現場串聯、字幕串聯、現場採訪等方式,運用視聽語言,將現場演出用電視化手段與傳播的時效性、新聞的紀實性、文學藝術的表現性融為一體,具有娛樂、趣味、知識、宣傳、審美相結合的特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