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故事都是實景拍攝、由演員進行情景演繹。然而,由於沒有交待情節的具體時間、地點和人物,加之其離奇曲折、硬傷迭出,故事的真實性也備受質疑。有人在一一列出其情節硬傷後毫不客氣地批評說,《道德與法治》是在“打著普法的幌子,杜撰一些低俗獵奇的故事!”
有觀眾還特意統計了《道德與法治》每期節目中“演故事”和“說道理”的比例,其中演繹獵奇故事的內容,往往占據90%以上的時長,主持人張林的偶爾出鏡,只是在起串聯故事、設置懸念、使節目更加戲劇性的作用;而他的最終點評,也甚少提及法律術語和法律知識。“這個故事讓小張我很感慨,在利益面前,真的是最能考驗一個人,考驗一個人的道德良知,考驗一個人的本性……”“這樣的‘點睛之筆’,絲毫見不到普法的痕跡,這還稱得上普法類欄目嗎?”有觀眾反問說。
“作為一檔法制類欄目,還是不宜讓玄乎故事取代法律反思。”中國傳媒大學學者徐帆解釋說,將坊間違反道德和法律的獵奇故事串在一起,擱到電視節目中,這雖然易於吸引眼球,提高收視率,卻並不是電視普法的良方,“《道德與法治》把故事說得離奇而玄乎,其情節的戲劇性和衝突性,遠遠大於節目給人的法律反思,很多觀眾會因此只看故事不去思考,而故事中披露的不當行為,還極易引發低幼觀眾的仿效。”
“普法欄目首先應在選題上把好關。”徐帆建議欄目製作人“將視野擴展到關乎一個小區、一個城市、一個社會的前景和命運的大事上”,而不是停留在“窺視八卦、關注變形情感和離奇個案的層次”。他還認為,普法欄目主持人不應僅以設置懸念的俏皮話引人“駐”目,更應以深思熟慮的精煉點評來發人深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