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們生活在一個競爭激烈、壓力巨大的商業時代,人們煩躁、焦慮、憂郁,總是快樂不起來。”有網友如此解釋。的確,每種病症似乎都可以折射出些許社會現實,可以歸咎於快節奏下無孔不入的生存壓力;不過,也可以看出網絡環境下個人的自憐與自戀,摸索到虛擬世界裡消極情緒快速傳染的脈動。與其他疾病不同,這些“網絡流行病”大多不需要專家認定,是網絡生活的某種約定俗成,甚至可以說是網友的“發明創造”。也許是出於好玩,也許是出於愛好,這些生活中的小癖好、小行為、小情緒,被熱衷於製造疾病的人賦予了病理學的意義。
顯然,這是一種病態的文化傾向。對不少人而言,這些所謂的病症為工作效率低下提供了“借口”,為自身的懶惰提供了“避風港”,為個人的消極提供了“志同道友”。相比病症本身,“發明”病症然後傳播病症的危害更大。事實上,網友們不僅僅滿足於分享新病症,還樂於傳播在現實中如何裝病的“妙方”。通過化妝偽裝受傷,牙膏配雪碧來裝感冒等網絡帖子就曾被網友熱捧一時。此外,網絡上還有這樣一批人,在網上偽裝患病或編造人生磨難,以換取他人同情。本來無病,要麼造個病症,要麼直接裝病,這種社會現象傳遞的是逃避現實的消極與思維心智的幼稚。
與病症泛濫一樣,網上也不缺藥方,就是所謂的“治愈系”產品。“治愈系”一詞來源於上個世紀末的日本,起初指一種節奏舒緩、放鬆心情的音樂類別,這與當時日本經濟泡沫破滅,人們尋求自我保護的情緒有關。如今在中國,所謂的治愈系漫畫、治愈系圖片、治愈系電影、治愈系小說等治愈系列十分流行。但是,治愈系產品除暫時地轉移注意力和調節情緒之外,於人的行動的改變並無多大幫助,根本談不上治愈。況且,病症的根本是“發明”疾病的病態思維,病態思維不治愈,那麼,大家就都有病,誰能有藥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