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來微博上廣為流傳一幅張曼玉和鐘楚紅在1988年拍攝的《流金歲月》電影劇照,甜美的微笑,乾淨的眼神,簡單的娃娃髮型,一襲白衣,讓無數網友驚呼,在沒有PS的時代,竟然會有如此美的明星,而正是因為1983年獲得“香港小姐”亞軍及“最上鏡小姐”稱號,張曼玉才踏上星途。鐘楚紅也是“香港小姐”,此外還有趙雅芝、李嘉欣等,她們組成的陣容,成為選美黃金時代留下的最美好記憶。
“美女”貶值自網絡時代到來而開始。對應現實生活中的美女,網絡上“美眉”成為“美女”的代名詞,但網絡與現實之間隔著一道厚厚的牆,走下網絡的“美眉”往往與人們想象中的美女相差甚遠。此時已成日常詞匯的“美女”,伴隨著網絡由審美到審醜的轉向,成為一個含糊而曖昧的詞。很多時候它更像是一個公關用語,因為迎合了人人具有的虛榮心態而盛行,但大家彼此心照不宣,明白美女已經無標準。
誰偷走了我們的美女?大街上看不到了,有人說美女被包養在富豪的私宅里;大學校園門口看不到了,有人說美女都坐在有錢人的豪車里。其實這只是稍顯偏激的說法而已。真正讓美女消失的原因,是美的標準的喪失與混亂,因為不知何為美,因為失去了追求的方向,美被綁架到了許多非美的事物身上,美本身反而成了附屬品。在這種美醜不分的大背景下,由不美變美尤其艱難,而由美變不美卻是一股難以阻擋的洪流。所以,別怪現在選美比賽選出的美女多不美,真正的美女,也許早於不屑於通過這個渠道來證實自己的美麗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