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8月11日電/《人民日報》報道,對於中國,奧運話題指向的是現實、歷史與未來,隱喻的是自身、他者和世界。倫敦,北京,8小時時差,跨越洲海的距離。然而,地球日益平坦,一切都如在場,時間、空間,都壓不住奧運會在中國輿論場入水時掀起的波瀾。
這無疑是一屆“話題奧運”。不光是賽場風雲、榜單起落或是明星八卦,更有人的價值、規則倫理、賽制反思……肇始於奧運賽場的討論,已遠遠越過競技的邊界,擴展到整個轉型期的中國。話題奧運中,我們更好地審視自己。從雅典、北京到倫敦,面對劉翔的榮耀、落寞與悲愴,如何在希望與失望之間找到平衡?羽毛球女雙被取消資格引來拷問,規則與原則之間的罅隙如何填平,過程與結果之間的矛盾又該如何對衝?
話題奧運中,我們更好地打量世界。陳一冰“以金牌的動作獲得銀牌”,葉詩文奪冠引來外媒“興奮劑選擇性猜想”,從民族情感、愛國情緒到“受害者心態”,如何認識中國軍團崛起中會遭遇的阻礙與焦慮?
種種討論背後是思考。規則、利益、道德,競技體育不過是以極端的視角,再現了這些政治生活、社會矛盾中的關鍵詞。崛起與遏制、融合與排斥、雙輸與共贏,奧運賽場也不過是用軟性的方式,重啟了這些貿易爭端、國際關係中的潛台詞。對於中國,這些奧運話題,指向的是現實、歷史與未來,隱喻的是自身、他者和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