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8月22日電/《長沙晚報》報道,面對質疑,無論“王剛砸贋品”節目組怎樣自我辯解,都難逃三個悖論:首先,誰有權力判斷文物或藝術品的真偽?文物鑒定是一項技術含量極高的工作,有時肉眼無法判別還要科學儀器檢測,在節目錄取現場,幾個專家短時間內就能斷定真假,是否過於草率?
其次,是贋品就一定要砸掉嗎?我國自宋代以來,就一直有後代仿前代藝術品的慣例。這種對前人的學習和傳承,本身就是文化的一部分。正如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員李健民所言,無論是古代文物還是現代藝術品,這一砸都是一種破壞和毀滅,都是對中華民族文化的破壞和否定。贋品本身並沒有原罪,瓷器等高仿文物也凝聚了製作者的心血和收藏者的情感,只要不冒充真品,誰也無法剝奪其作為藝術品鑒賞的價值。
此外,砸錯真品了誰能負責?破鏡難圓、覆水難收,一件文物砸毀了就不可能複原。儘管節目組回應稱“砸錯的可能性連0.1%的幾率都沒有”,但再小的砸錯幾率都存在破壞文物的潛在可能。早在2009年,台灣地區的收藏家羅有生就在一次會議上痛心疾首地說,假如10個電視台,100個電視台都做這樣“去偽存真”的節目,若干年後中國瓷器就被砸完了。
除了拿粗暴當噱頭,追求眼球效應外,“王剛砸贋品”實則砸出了當下文物鑒定的監管漏洞。正是因為鑒定行為缺少監管約束機制,才有了“王剛砸贋品”的草菅“寶”命。著名收藏家姚政為此發出“中華文物到了最危險的時候”的疾呼,要想“砸寶”錘下留情,除了需要媒體和收藏界加強行業自律,更需要完善文物鑒定監管機制,建立起統一、規範的文物鑒定資格認證制度,釐清鑒定機構和個人的責任,促使其對手中的權力多一分敬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