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萊塢不能填補的空白
不過,對於中國觀眾來說,能在多大程度上接受和認同影片所傳遞的價值觀,值得打一個大大的問號。
《普羅米修斯》很像一個小蝌蚪找媽媽的故事,只不過不是大團圓的結局。故事把造物主造人的初衷設定為一種實驗,換言之,就是人類之於造物主,就像機器人之於人類一樣,不過是更高一級的生物證明自己能力的試驗品。而當人類滿懷渴望和敬意踏上尋根之旅,寄希望於如天父般的造物主能夠解答自己關於生命的種種謎題時,看到的卻是造物主視自己的試驗品為威脅,計劃用飛船帶著生物武器降落地球,欲先滅之而後快。這樣的劇情很容易讓人聯想到雷德利。斯科特執導的另一部科幻電影《銀翼殺手》,二者遵循著相同邏輯線,只不過《銀翼殺手》中的造物主是人類,面對的是自己製造出來的人造人。
對造物主的質疑,是導演從《銀翼殺手》到《普羅米修斯》都一以貫之的主題。表面上看,它顛覆了西方宗教對於上帝的信仰,但其本質卻又是西方文明的產物:從聖經故事到希臘神話,都有被神化了的弑父榜樣,由此形成了西方文化中強烈的弑父情結——神與人之間就和父與子之間一樣,是一對意識形態上的敵人;反抗神的意志,是人類進化史上的必然,而在人類強大之前就毀滅人類,就成為造物主的不二選擇。
但這樣的故事幾乎不會出現在中國典籍裡,不是因為它沒有發生過,而是因為中國人相信文明是一個和諧的進程,而不是建立在叛逆之上。以此為信仰,中國文化推崇孝道和天人合一,對於人類的起源和神與人之間的關係有著更溫和的理解——比如不同於上帝滅世的大洪水,中國造物主女媧在大洪水中是補天的救世主。問題是,與中國人的價值觀相吻合的國產科幻片在哪裡?此項空白顯然不能指望好萊塢來填補。毫無疑問,科幻承載的是人類無盡的想象力,但從本質上來說,是對人類根本問題的好奇假設。我是誰,我從哪裡來,要到哪裡去——探討這樣的哲學命題,是科幻誕生的初級和終極目的。國產電影何時補上科幻這一課,關係到我們怎樣探求自己的過去和未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