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子緊貼外皮劃上一圈,再向上一挑,“核桃楊”手中的一只核桃青皮剝落。“皮兒真薄!”里三層外三層的圍觀人群發出一片贊嘆聲。坐在前排小馬扎兒上的年輕小夥兒握緊的拳頭終於鬆開了,伸手拿過一把游標卡尺放在核桃上,“43(毫米)的,值了!”小夥兒笑呵呵地說。“核桃楊”卻抱怨著:“都這樣生意就沒法做了!”邊說邊手起刀落,利落地劃開另一只核桃皮。一陣秋風吹過,冒了尖的錢箱差點被吹走幾張。
“賭青皮”本身就是個笑話
“核桃收藏的很多門道都是核農和商家捏造出來的”
家住北京近郊的趙國才平日里為人低調,若非熟人,誰也不知道他以前也是京城文玩核桃界的一位人物,人稱“趙老師”。
文玩核桃界不相信“專家”,誰手里有好核桃,誰就有發言權。作為文玩核桃界最早開始玩“大奔”(即三棱核桃)的一批人,他手里最寶貝的一套“大三棱”可謂價值連城。多次有人上門高價收購,出價動輒數十萬,但趙先生依然不為所動。“我收藏核桃不是為了賺錢,自己喜歡的東西絕對不賣。”
在趙國才眼中,“賭青皮”本身就是個笑話。“文玩核桃重在凑對兒,難也是難在凑對。包樹尚不敢說每年都能出對,何況賭青皮呢?”據趙先生介紹,文玩核桃和其它任何收藏一樣,好東西總是掌握在少數人的手里。“最好的樹出來的最好的青皮,自然要先給熟人、朋友、關係戶,又怎麼會落到你手里呢?”
趙先生告訴記者,除了包樹外,核農往往會把成色最好的青皮自己打開一部分,把品型較好的核桃留起來等著凑對,有的甚至會留到下一年。“最好的樹都是包出去的,好一些的青皮也都會估價單賣,真正到了賭青皮的市場上,還能留下什麼好貨?賭青皮對很多核農來說只是處理尾貨的方法罷了,真正的好核桃都是靠關係拿到的,鮮有賭出來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