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上,這幾年諾貝爾獎獲獎作品基本上都是小眾作品,像南非的庫切、土耳其的奧爾罕、以色列的阿格農等。2009年德國女作家赫塔.米勒獲獎,在網上甚至沒有其中文介紹資料,英文介紹也是寥寥,她的書有許多都沒有從德語翻譯成英文。數年來,諾獎獲獎作家的作品在引進中國後,普遍只銷售一二萬册而已,“喧囂”過後,皆悄無聲息。馬悅然說:“這種情況每個國家都一樣。我孫子問我,你看過《哈利波特》沒有?我說沒有。他又問,那你看過《指環王》嗎?我說也沒有。他就很失望地衝我扮鬼臉。”一網友的話頗為感傷:“在學校的圖書館中,看到堆放著諾貝爾文學獎作品集的書架上,厚厚的灰塵堆積,心中由是一動。”
如果因為莫言獲獎,能提升全民閱讀興趣,改小眾為中眾甚至大眾,善莫大焉。
不只是錢的事兒
有人評價莫言是中國的馬爾克斯,是魔幻現實主義。與莫言的作品比起來,中國股市更是魔幻現實主義。10月12日,莫言獲獎次日,“莫言概念股”橫空出世,先後漲停。其實此前因為“莫言將獲諾貝爾文學獎”的預言流傳坊間,出版傳媒股在“十一”長假後的走勢一直表現不俗。之所以市場將新華傳媒等列為莫言概念股,主要是因為在去年,該公司曾與上海文藝出版集團簽約共同打造數字出版產業,而上海文藝出版了莫言18部作品,幾乎將莫言現有作品全部囊括在內。從網絡公開搜索的情況來看,莫言圖書的出版社除上海文藝外,還有中國文史出版社、作家出版社、山東文藝出版社等多家出版機構。種種跡象表明,以諾貝爾文學獎為契機,無論是傳統出版渠道還是電子商務領域,都已準備開始迎接銷售高潮。某公司總經理對媒體表示,長期看,諾獎有望起到中國傳統出版與數字出版的標杆作用,影響超出莫言之外,而且可以形成許多衍生品。莫言的另一個出版商則表示,“除了再版他的文集,我們還接到了不少電影公司的邀約,他們都希望通過我們找到莫言老師,看能不能改編他的作品。反過來,改編成影視作品的小說都會提升15%-30%的銷量!”
十多年前,莫言曾與四川一個書商合作創作了一部20多萬字反映四川生活的電視劇劇本手稿。因各種原因,此劇一直沒有拍。10月11日,莫言獲獎,10月12日,原價20萬的手稿一夜升到120萬。
已經沒有高粱地的莫言家鄉高密,準備擴建莫言文學館,打造莫言故居(雖然莫言明確表示反對),不知是否還有恢復種植高粱的想法。
至於筆者,也在心裡竊竊:“那本書該升值了吧!”
莫言搭橋,經濟唱戲。如此說來,莫言獲獎後最興奮的真未必是莫言本人。而圍觀的人群中,認真讀過莫言作品的人又有多少呢?
(來源: 吉林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