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畝紅高粱”計劃
要種一萬畝的紅高粱,只能每畝地補貼一千塊錢,“把本先給農民”,“這一千萬先要扔出去”
馮濤錯了。
膠河疏港物流園區管委會等待這個機會很久了。
他們的藍圖顯得波瀾壯闊得多。
10月15日,管委會拿出了弘揚紅高粱文化,打造半島特色旅遊帶的計劃書。
這是一個需要投資6.7億元的項目。包括莫言舊居周圍的莫言文化體驗區,紅高粱文化休閑區,紅高粱影視作品展示區,膠河沿岸景觀帶,以及鄉村度假區和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他描繪了建成後,水陸交替,紅高粱與碧水相互交映的景色。
在紅高粱文化休閑區,將會種植萬畝紅高粱。在幾天前,他們提出的還只是2000畝。
範琿對這個項目頗有信心。“借莫言的東風”。雖然膠河治理這一項,他認為就要花費近兩億元。
他希望能夠成為政府的項目,再加上社會資金的投入,“三年一定能建成”。
範琿也擔心收益,尤其是萬畝紅高粱。
在高密,農民不願再種紅高粱。管委會曾經為了鼓勵農民種紅高粱,每斤高粱補貼一塊錢。
第二年,即使補貼,也沒有人種了。
現在要種一萬畝的紅高粱,只能採取每畝地補貼一千塊錢的方式,“把本先給農民”。一畝地一千,一萬畝就是一千萬。“這一千萬先要扔出去”。
目前,高粱很難發展產業,如果旅遊不能賺回來。範琿也很明確地表示,“一時半會兒很難賺回來”。但是,他還是期待著政府同意這個項目。
作為莫言的家鄉,他希望,“以大投入、大招商推進大調整、大發展”。
他認為莫言的家鄉必然會成為中國農村的縮影,中國對外形象的窗口。在建設定位甚至應該高於高密,“不能壞了中國的形象”。
“文化搭台,經濟唱戲”
高密市旅遊局局長說,整個山東的旅遊口號也可以改一下,“一山一水一聖人”改成“一山一水一聖人一文豪”
10月11日,楊連才被街頭的鞭炮聲驚醒了。
知道莫言得了諾貝爾文學獎之後,經營旅行社的他激動得再也睡不著了。
高密不是一個旅遊資源豐富的地方。沒有山水,一馬平川。和周圍縣市的旅遊相比,沒有突出特色。主打民俗游,很難吸引大量遊客。
楊連才說,平時做旅遊的人在一起聊天,常常想,高密什麼時候才能掉下一個景點呢?
機會來了。
莫言獲得諾貝爾獎,就像是天上掉下的餡餅。“天大的利好”。
楊連才的旅行社以前只能單腿走路,把高密客源往全國各地送,外地來高密的客源不到5%。
楊連才這幾天思考的都是,如何研發線路,爭取外地遊客,如何挖掘延伸莫言的景點。
他說,現在高密旅行社都在躍躍欲試,只是不知道如何參與。“就等政府的消息了”。
10月15日,高密市旅遊局局長王劍智忙著準備一個微博活動。
活動是讓網友推薦最喜歡的莫言小說中的文學地理場景。他生怕點擊的人數太多,網絡癱瘓,趕著申請容量更大的網絡。
王劍智頗為自得,在他看來,其他部門都還停留在想的階段,只有旅遊局拿出了具體方案。
這些選中的場景會成為旅遊局招商引資的資源。他希望有企業家投資,如果能建成影視城是最好的結果。
要想拍莫言的電影,肯定要到高密取景。而且,“莫言還在創作高峰期”,王劍智認為電影公司關注莫言,也是投資商的利好。
對於旅遊線路,他說,已經有專家進行了考察。高密市旅遊局也根據莫言的舊居在設計自助游和鄉村休閑游的線路。
他想好了幾個高密旅遊的新口號,“三賢四寶,莫言家鄉”。他說,整個山東的旅遊口號也可以改一下,“一山一水一聖人”改成“一山一水一聖人一文豪”。
他思考了一下,自己點了點頭,“我覺得這麼改不過分”。
在高密已舉行過兩次的紅高粱文化節加上了旅遊兩個字。在策劃會上,濰坊市的一位領導提出,文化太靜態了,加了旅遊,讓人流動起來,才會有經濟收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