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琴聲伴著松濤聲,更顯禪意。 |
“比如講《心經》,光一個題目就要講三天,普通人哪裡有耐心聽下去?”悟樂法師說,如果換成音樂、舞蹈等藝術形式,不僅人們更願意接受,也更容易吸收佛法的真諦。
他說,師父廣玄老和尚,是已故弘一大師的親傳弟子,擅長書畫,屢次以不能承繼弘一大師的音樂禀賦,通過音樂弘法為憾事,因而對他抱有很大期許,這也是自己的動力所在。
天台寺共有70多名男女僧眾,其中40多人是藝術團成員。根據安排,如果沒有外出表演,團員們要從每天上午7點半開始,在專業老師指導下,進行聲樂、形體等科目練習。從事器樂演奏的僧侶,每周還要集體到武漢音樂學院、琴台大劇院接受一次專家的集中輔導。
傳統習慣上,佛樂大多用罄、木魚等法器演奏,這支用西方樂器演奏、用美聲唱法表現的藝術團引起爭議。悟樂說,萬事開頭難,創新更加難,有不同意見是正常的。
父親是老紅軍,他從小在武漢長大,當教師,下海經商——
“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在天台寺廣玄藝術團,這首由弘一大師李叔同創作的《送別》,是他們壓箱底的節目。
作為弘一大師的再傳弟子,面相清臒的天台寺方丈悟樂法師,看起來與弘一大師十分神似。
悟樂法師,祖籍紅安,父親是老紅軍。他從小在武漢長大,先後就讀於水果湖小學、華師一附中以及武漢音樂學院。法師稱,自己是1961年在洪山寶通禪寺門口,與一位師傅結緣,並從此信仰佛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