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日寇入侵羊城那年,譚光復回到陽江,與鄧石一起開展抗日救亡活動。1939年,嶺南大學從廣州遷至雲南大理複課,譚光復接到通知後,便拿著親友們為他東拼西凑的一些路費,只身奔赴雲南。別以為譚光復只是個文弱書生,十幾天的長途跋涉恐怕吃不消,在學校時,他是個精力充沛的體育愛好者,假期裡也常參與體育比賽,在村中舉行的“頂棍”比賽中,他也總拿冠亞軍。
攻下一個又一個求學難關,他隨後又在燕京大學攻讀哲學,並在那裡結識了周佩珊,待抗日戰爭勝利後,二人組建家庭,並於1947年赴美國哈佛大學留學,攻讀文學博士。
在這期間,譚光復結識了一位印度尼西亞籍同學,這位印尼博士回國後,在中央政府做高官,他對譚光復夫婦的為人和學識都頗為欣賞,便向印尼政府推薦,請譚光復任印尼總統的中國問題顧問,並請譚光復夫婦在印尼開辦一所大學。1950年,譚光復夫婦所創辦的華僑聖保羅大學正式對外招生。而就在譚光復創辦大學的過程中,精力過人的他還在美國西太平洋大學攻讀哲學博士,1950年獲哲學博士學位。兩年後,他又到美國堅詩大學攻讀神學博士。據聞,他是當時全世界在世的12位神學博士之一,至此,他已斬獲三個博士學位。
他的子女在聖保羅大學及附屬學校讀完小學、中學、大學後,也紛紛走上赴美留學的道路。其中,長子譚仁德考取醫學博士後,在加拿大溫哥華行醫,而次子譚一德則獲得物理學博士,三子譚禮德及四子譚智德均是牙醫博士,小女信德是法學博士。而譚光復的孫輩也學識廣博,仁德的兩男一女也均是博士。
而今,博士之家的舊屋深藏在“十八座”之中,二樓的門前仍種著一棵三角梅,甚是紅艶,生氣依然。
(來源:南方日報、廣東文化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