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11月14日電/近日有媒體報道稱:中國電影集團董事長韓三平在洛杉磯南加州大學華人電影協會成立大會上預測說,未來5年內,單部中國電影票房將達15億元。
筆者很認真地再三確認,未來5年內達到15億元,的確說的是國產電影的單片票房而不是指進口好萊塢大片在國內取得的票房,於是不禁啞然失笑。去年張藝謀的《金陵十三釵》曾喊出要實現10億元票房的口號,結果達到3億多票房後就難以為繼。而反觀進口大片在國內的票房表現,保持中國內地票房紀錄的是詹姆斯.卡梅隆的《阿凡達》,它在內地的票房也才不到14億元。未來5年內,單片票房達15億元的預測能否實現?如何實現?有何意義?對於這些問題,或許也只能問:元芳,你怎麼看?
其實按照韓三平的解釋,從數字上達到15億元看似誇張,但也並非不可實現。據預計,2012年中國電影全年票房將達170億元人民幣,全年電影產量將超過600部,未來中國電影全年票房將超過500億元。在韓三平看來,如果參照美國、韓國和澳大利亞年人均觀影5次的數據,中國電影市場可謂“一座鑽石礦”。還有數據顯示,隨著中國銀幕數高速增長,票房數額增加指日可待。據不完全統計,今年前三季度全國票房超121億元,每日新增銀幕數超過2011年每天平均8.3塊的紀錄。可以說,中國電影銀幕仍然處於高增長的態勢,並且這股增長勢頭仍將持續數年時間。如果未來電影題材進一步放開,製作技術不斷提升,加之目前全國院線同質化的排片,15億元還是有可能的,但能否在5年內實現就不那麼樂觀了。
不過,一個不容忽視的現象是,現在票房增長基本是由銀幕增加和票價上漲帶動,而觀影人次的增長幅度卻並沒有跟上影院擴張的速度。以今年國慶檔為例,全國排映場次達到今年最高的47萬場,相對2011年同期增幅61.5%,但票房增幅只有21%,也即主要靠規模效應拉動大盤增長。如此一來,即使是中國人口基數龐大,但就目前國產片的質量來看,驅動更多觀眾走進影院已成為一大難題。尤其是隨著不少國產電影在“爛”的程度上不斷超越彼此,甚至將不少觀眾逼離影院並對國產電影不斷失望的同時產生了排斥感。加之媒體的放大,觀眾們對國產電影的刻板成見將越發難以改變。尤其是隨著如今進口片引進配額增多,國產片在好萊塢大片面前已喪失抵抗力。以今年前三季度來說,票房榜上進口片前十全部超過了3億元,國產片前十名中只有一部過了3億元,可見5年之內單片票房達到15億元,並不是件容易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