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長遠看,從真正的文學史上看,則文學獎對於文學的意義有限。古今中外,屈原、曹雪芹、托爾斯泰、巴爾扎克……誰得過什麼大獎?即使得過也早被歷史所遺忘或者忽略。
我們這裡有一個奇怪的現象:重獎而輕文學,視境外大獎如神明,視本國的文學勞作如糞土。這裡有第三世界國家的文化虛無主義,有急於走向世界的浮躁心理,有庸人的無知,也有依靠境外的認可來給自己壯膽的怯懦……
所以我多次套用一個電視廣告詞:某某某某大獎辦得好,不如文學作品好。
諾貝爾文學獎、文學、政治
諾貝爾文學獎是目前世界上影響最大的一個獎項。諾貝爾文學獎多次與一些國家的政府發生政治的齟齬。原因之一是諾貝爾文學獎是北歐瑞典文學院的有關院士們決定取舍的。他們1960年代給蘇聯的帕斯.捷爾納克的《日瓦戈醫生》發獎,使帕斯.捷爾納克受到蘇聯官方極大壓力,被開除了蘇聯作協會籍,他只能選擇拒獎,而晚年的赫魯曉夫則對此事感到愧疚。
後來此獎發給了蘇聯的索爾仁尼琴,蘇聯政府的反應則是吊銷了索的護照。
諾獎也與蘇聯有過較愉快的打交道的記錄:發獎給蕭洛霍夫,蕭是蘇共中央委員,曾跟隨赫魯曉夫訪問美國,被赫稱為他們的文化的偉大代表。
同時諾獎也有選擇西方國家的左翼作家的記錄。1979年,諾獎給了當時西德的伯爾。德國政府並不歡迎,這是時任駐華大使的作家厄溫.魏克德對中國作協一批人說過的,但德國總理科爾還是登門向伯爾表示了禮貌的祝賀。
在中國具有重大影響的哥倫比亞作家馬爾克斯則碰到更多的麻煩。美國政府曾經拒絕他的入境。1986年春我在紐約參加48屆國際筆會時,美國作家為此事向出席致詞的國務卿舒爾茨強烈抗議,哄了個不亦樂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