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別讓博物館淪為政績擺設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12-07 07:18:28  


  中評社香港12月7日電/工人日報文章指出:近日,在山西太原召開的中國博物館協會區域博物館專業委員會2012年會上傳出信息:我國登記注册的博物館數量到2011年年底已迅猛發展到3589個,並且還在以每年100個左右的速度增長。也就是說,平均每三天就有一家新博物館在神州大地上開張。儘管我國博物館數量較之前幾年已經有了較大增長,但區區3000多個博物館對於一個擁有13億人口的國家實在並不算多,算下來平均每40萬人才有一座博物館,而在發達國家,平均5萬人就擁有一座博物館。

  但是,就是這僅有的3000多座博物館中,卻有相當數量門庭冷清,甚至難以為繼。許多地方熱衷於大興土木建館,卻怠於投入人力物力以進行維護。“熱熱鬧鬧建設,冷冷清清運營”在某種程度上成了各地博物館的“通病”。

  究其原因,與個別地方並未把博物館作為向公眾提供文化教育,學習娛樂服務的公益建築,而是把博物館作為自己的“政績擺設”不無相關。博物館規劃開工時,個別地方官員為了追求政績,不考慮地方經濟發展水平,投入巨資,大手筆建設,而當博物館建成後,需要進行長期維護時,當年的拍板者常常已經升遷走人,另謀高就,繼任者難免怠於維護前任的“豐功偉績”。而空有光鮮外表卻缺乏實質內容的博物館,在令參觀者興趣索然的同時,也讓當地政府徒增了一定的財政負擔。

  作為推進社會發展的永久性非盈利機構,一家博物館的成敗,不在於其建築物是否雄偉,甚至也不在於其的藏品是否價值連城,而是在於它能否可持續地為當地以及其它地方公眾的文化生活帶來改變。因此,博物館作為公眾服務的文化機構,增建其本身並沒有錯,我國目前博物館數量還遠遜於發達國家,但個別地方沒有把博物館的建設和運營當做一項長期的文化事業來做,好大喜功,最終使其淪為“政績擺設”,偏離了博物館的建設初衷。

  另外,一個不容忽視的事實是,我國目前大多數博物館,仍然依靠政府出資來維持生計,但有限的資金並不足以維持博物館日常巨大的開銷。而許多博物館的生存長期依賴於體制,自身運營模式滯後,管理模式僵化,展品單一陳舊,難以吸引公眾參觀,自然門可羅雀。被當做“政績擺設”的博物館,不僅不能為公眾提供文化服務,其的建設和維護費用,反倒要由納稅人買單。

  改變博物館在現階段存在的困境,有關部門應當採取措施,促進博物館尋求多元化和市場化的融資渠道和運營模式,通過拓展多種投資和經營渠道,在提升博物館的經濟實力的同時,豐富其展覽內容,讓其的文化活動更加貼近公眾。最終使得更多博物館能夠突出重圍,實現良性發展,更好地為公眾提供文化服務。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