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當代中國緣何出不了文學大師?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02-07 10:08:42  


 
  “文必先秦,詩必盛唐,小說必古典”,這是當今還有一些愛看書人的無奈感慨。中國當代文壇,一年出版上千部的文學類的書籍,但能讓大多數人知道作品名的有多少部?一年頒發的文學類“大獎”和“桂冠”有多少種?這些獲獎的作品,有多少人能記住獲獎作品的書名?談及這些,並不是否定中國文學的現狀及未來,而是在一定程度上說,中國文學確實已陷入了邊緣化的尷尬境地。

  中國當代文壇,還是有不少肩負社會責任感的作家們,他們,在深受種種擠壓下還默默無聞堅1%的陽春白雪的“陣地”在貧瘠石縫中植根。他們,是民族文化的希望和脊梁。但是,他們步履維艱。

  1936年魯迅先生在逝世前說過:“孩子長大,倘無才能,可尋點小事情過活,萬不可去做空頭文學家或美術家。”時下,在中國當代文壇的步入低谷大多數作家依靠作品難以為生的真實情形下,魯迅先生的話語對正在文學“尋夢”的人來說無疑是令人深思。

  蘇格拉底、柏拉圖、康德、盧梭等認為,人性的的善惡是深受環境和教育影響的。文藝作品是人類的精神食糧和心靈的栖息地,絕不能走“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之古訓路經。心理學同樣表明,相對遺傳來說,人的思想受環境和教育影響最大。文學作為文藝的航母,和影視文學、報刊、網絡等新興媒體一樣,也是社會大環境的重要元素。當前,要使文學真正的回歸,除了國家層面的重視外,還必須端正讀者的審美觀,營造清新的環境,包括營造良好的家庭教育、純潔的學校教育和清風氣正的社會大環境等;同時必須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通俗化地深入民間市井廣大民眾心中,使主流信仰占據制高點;另外,要改變中國文壇迎合世俗避免“走火入魔”之態勢,必須培養一批德藝雙馨具有高尚人格操守的文藝家,以創作出大量經得起時代考驗、人民考驗,歷史考驗、集偉大思想性、藝術性融為一體的文藝精品,以使之似輕風細雨潛入夜般滋潤人們的心靈,正確引導民眾心靈回歸至崇高審美之軌道上來,為在廣袤沙漠前行迷路的人們指點前行綠洲之迷津。

  (來源:新華副刊;作者簡介,南方夜雨,心理學探索者,著有長篇心理小說《月掛花枝頭》)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