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今又出現了水印添墨、電腦刻章、裝裱作舊、陳舊宣放格臨摹等科技含量較高的作偽手段,尹毅說,他目前是中國藝術科技研究所書畫真偽科學鑒定研究中心主任,本身是一位畫家,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關注書畫印刷,曾參與過對黃胄先生一幅作品的複制,“那時的印刷作品會留有網點,如同‘胎記’,是複製品與手繪作品的主要區別,就當時條件來說無法去除。”
不同於以往人工造假的方式,利用現代科技的書畫複制程序是首先進行掃描,采集數據後輸入電腦;隨後把電腦顯示的顔色轉化成印刷色系,即黃、品紅、青、黑四原色;最後就是控制墨滴分布,打印作品。在印刷過程中,顔色、位置都由電腦程序控制,非常細致。
“我在2006年看到了無網點的書畫複製品,顛覆了我對書畫複制的觀念。”尹毅說。
此後印刷業取得了長足的進步。據了解,2008年顔料噴墨印刷設備由美國惠普公司研製出來,它使用的顔料墨與書畫作品使用的顔料更為相似,可直接印刷在無塗層的宣紙上。微噴技術使得墨點細小,印刷作品的墨點很難被觀察出來。“專門的制假機構還會選擇使用印版印刷。他們通過激光制版,再利用相關技術消除網點,使檢測方法抓不到把柄。”長期從事印刷的林詒洪說。
除了對書畫進行整幅複制,現在部分人將書畫家的作品圖像采集後,將其畫面的各個部分進行重新整合,就成為一幅新的書畫作品,濟南市文物店經理崔明泉介紹說,有人將一位書法名家的作品輸入電話,進行重新的字體組合,就能“創作”出不同的條幅和對聯。
據尹毅觀察,書畫印刷在2009年後得到了迅速發展和普及,僅北京開展這項業務的公司就多達百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