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電影節期間將頒發的亞洲電影大獎、香港金像獎等多個獎項也體現了港片式微的現狀。此前第32屆香港金像獎的提名名單出爐,被網友形容為“史上最慘淡的一屆”。以最佳影片獎為例,除《低俗喜劇》未在內地公映之外,《車手》、《逆戰》、《寒戰》、《消失的子彈》均屬於類型簡單的純商業電影,藝術含量很少被提及,雖然《車手》曾因風格化獲贊,但和過往風格化警匪片相比,差距甚大,而《寒戰》雖然收獲較高的票房和較好的口碑,但要代表年度最佳港片,未免也有些“矮個裡拔高個”的感覺。
演員獎男主角中,張家輝、劉青雲、梁家輝、梁朝偉都早已是金像影帝,杜汶澤也是入圍常客,今年幾部電影中的發揮都是正常水平,並無太大亮點。女主角中,香港女演員斷檔現象體現得尤為嚴重,楊千嬅的兩部“春嬌”還在水準之上,鄭秀文的複出之作卻明顯不太成功,連江若琳都擠進了影後榜單,實在是選無可選。而即將於今晚頒發的亞洲電影大獎中,除了杜琪峰的《毒戰》入圍最佳影片,梁家輝入圍最佳男主角外,其餘港片均未出現在重要獎項中。
香港金像獎主席陳嘉上曾說:“香港是一個完全市場化的地方,對香港電影沒有任何保護,香港電影在1997年回歸前已經崩潰,如果不是回歸之後和內地電影合作,香港電影現在將是一個幻滅的局面。”
但值得深思的是,香港之所以能成為亞洲重要的電影工廠之一,擁有自己的電影節,成為具備世界影響力的電影文化源頭之一,皆因為香港電影獨到、自有的風格和美學。為了迎合內地市場而捨棄原有風格,失去本土特色的香港電影是否還能被稱為香港電影?這些都是本屆電影節中值得探討的話題。
(來源:東方早報 作者:李雲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