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7月1日電/“互聯網+”加速了信息通信深度融合,降低了信息鴻溝,但個人信息洩露的危害已顯現於日常生活的多個領域。然而在“互聯網+”的時代,網上“留痕”的個人信息比過去更為複雜,應用領域更多、價值更大,進而給個人帶來的潛在風險也在增大,個人信息保護成了每個人都無法回避的難題。
個人信息成牟利工具
大學生小張一次在網上購物時,連快遞還未收到就先接到了騷擾電話,稱要求提供QQ號等個人信息退款,而當小張掛斷電話再次聯繫網購商家時,商家客服立即告訴小張最近出現過很多類似情況,事實上快遞早已寄出且一切正常。
目前,不少網購消費者提供的姓名、收貨地址、聯繫電話、購物品類等個人信息,都進入了公開販賣的“黑市”。一家自稱網購數據商家的QQ平台賣家表示,網購者的物流信息、所購商品信息等數據需求量很大,可全天發貨,最便宜的一份“花2000元就能買3萬條個人信息”。一些電商平台以個體商家為主,信息散落在個體商家手裡,更容易產生信息洩露的風險。
現實生活中,剛買了房子連鑰匙還沒拿到,各種裝修公司的電話就來了,這樣的經歷很多人都遭遇過。
據媒體報道,近日武漢警方搗毀了一個特大信息販賣團夥。警方統計,涉嫌被倒賣的業主信息達100多萬條,覆蓋武漢市上百個新建、在建的樓盤,幾乎每條個人信息都涵蓋了業主姓名、電話、身份證號、住址及房屋面積等隱私。
近年來,從天涯、淘寶、漢庭到12306官網,大規模的信息洩露頻發,每一起事件的發生加劇了社會對網絡信息安全的擔憂。而個人信息洩露除了通過一些社會組織流出之外,還有一些不法商家或個人通過問卷調查、網絡註冊、會員登記等方式獲取,甚至微信各類測試火爆的背後,有一些測試就有搜集個人信息的嫌疑。從不少媒體已經曝光的情況中可以發現,就醫、求職、買車、買房、買保險,或辦理各種會員卡時,填寫的個人信息都有可能被洩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