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5月2日電/财政司司长曾俊华昨日以“Made in HongKong”为题撰写网志,谈及过往香港工业蓬勃,“香港製造”过往如何成为优质商品的象徵,令外国人认识香港,但认为香港要踏上“再工业化”之路,不能将劳动密集的低技术製造业搬回香港,而是要结合高端科技,发展智能化和高技术製造业。
曾俊华在文中指出,香港的工业在上世纪60、70年代非常蓬勃,“价廉物美的塑胶、纺织、钟表和玩具等各式产品行销世界各地,为市民提供大量就业机会,对香港经济发展贡献巨大”,让外国人认识“香港製造”这优质商品的象徵。直至內地经济改革开放,香港製造业生产线渐北移到珠三角地区,香港转型成为以服务业为主的经济体,但拥有深厚根基的香港工业,仍然在香港未来的经济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
曾俊华提到,世界工业強国如德国、美国和日本等,近年都提出策略推动“再工业化”,国家也在去年提出《中国製造2025》10年发展计划。他指,香港要踏上“再工业化”之路,不是要将劳动密集的低技术製造业搬回港,而是要结合高端科技,发展智能化、高技术的製造业。至於创新研发也不只局限於传统的大企业和厂家,近年有不少例子,说明规模细小的初创团队,甚至是忽发奇想的年轻学生,也能参与其中,带来创意十足的新产品和技术。
曾俊华相信,业界能灵活善用香港的网络,发挥创新科技的威力,透过“再工业化”为香港经济打开另一个新领域,也吸引更多有创意有头脑的青年人,选择向科学、工程和科技界别发展。
(來源:大公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