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通識科考核要求值得商榷
http://www.CRNTT.com   2021-02-16 15:22:51


  中評社香港2月16日電/據大公報報道,通識課程改革塵埃落地,舊課程大量“反華辱華”及戀殖媚洋的意識形態內容被删除,加添了香港與內地緊密關係、基本法及國家安全教育等內容,這樣做十分對,可謂是通識科的“新生”。此外,通識科連課程名稱也得更改,課時節數也得削減。“舊通識”不適時宜,教導學生以國家為敵,理應變革。但有一點筆者覺得是值得商榷,就是“新通識”的考核要求,只分“達標”與“不達標”兩種,恕難苟同。

  改革後的“新通識”,已安排了大量認識香港“一國兩制”、國家改革開放、國家不同領域取得的成就、中國在世界扮演的角色,還有基本法及國家安全等內容,並且要求學生到內地考察。更有論者指出,改革後的通識科是為栽培愛國愛港者而設的,那麼,“新通識”是非常重要的學科了,既然是重要,就必須要在學校及師生之間引起足夠的重視。但“新通識”的公開試考核只有“達標”及“不達標”兩種,與其他學科的七級評級制相比,明顯地位低了一大截,一定會在學校內產生不少的後遺症的。

  首先,學生是不會重視的,香港的教育傳統,基本是以“考試”主導的,無論教育理想說得如何有理動聽,學生本身是有備考策略的,都是按考試的輕重緩急來作準備的,學科越重要,重視程度越高,將來的“新通識”課程只分“達標”與“不達標”兩級,那誰還會花時間認真看待呢?改革後的新課程,已包含了大量有關國家發展正能量的內容與要素,辛辛苦苦才能換來的課程變革,卻又給人的觀感是不太重視,“新通識”課地位在各科之下,這又怎能說得過去?

  還有,根據香港學校的行政管理現實,通識老師在校內亦將無甚地位可言。校方也不太計較教學的專業效能及教學素質,任課用人便自然較為隨便了,反正“達標”也不太難,學生也不會太認真看待,如此一來,通識教師在校內的“江湖地位”都可想而知了,在校內沒有更高層級的行政地位,如何有足夠“牙力”去推動國情教育及國安教育呢?還不是擺擺展板便當了事罷。這些景況的可能,教育當局是應該預見到的。

  香港出現的“黑暴”亂局,“黃師”確是責無旁貸,難辭其咎。把過去由“黃師”把弄及控制下的“通識科”徹底來個翻身改造,絕對必要。但既然改革“舊通識”課程內容己得到社會廣泛的認同讚許,反對聲音也不算激烈,何以又偏偏在“評級”這個非原則性問題上作出難以令人釋懷的安排。當局的心思要長遠一點,“新通識”科若評級只定兩級,一定在校方及師生心目中無甚地位,待到這種“新通識”科的考核標準學生習慣了後,“新通識”科在學校的處境將會是可有可無,很難重新引起人們的興趣與重視。那時,與國情及國民身份認同相關的教學內容,是沒有多少人會認真看待的。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