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王劍 北京 文字工作者
幻想著乘飛機降落在台灣,我首先會想到那雲霧繚繞的竹東,山居幽靜處的清泉,還有那個曾經活在榮譽殿堂裡的張學良,戰火把同一個民族分隔在海峽兩岸,卻不因時間與空間的分隔,剪斷那些讓大陸人有著無盡想象的人和事。曾經搜尋著那些記錄於歷史課本卻再後來人間蒸發的名字,努力的去了解他們日後的種種乃至最終的結局,直到神話王國的幻滅,歷史不再有禁區,那些大陸的恩怨漸漸的被時間抹平,兩岸的距離不過區區幾小時,但對多數中國人來說,跨過這灣淺淺的海峽,卻足足用了60年!
台灣是什麼?阿裡山 日月潭,那是深植好幾代人心中對寶島的所有詮釋,類似的情感大概於長城,故宮等名勝的仰止相同,30年前, 我們開始聽到了鄧麗君,即便接觸的伊始,被斥為靡靡之音,但仍讓許多人如痴如醉,“流行歌曲可以這樣唱,愛情的刻畫如此的生動細膩”一位因鄧走上音樂道路的大陸歌手如此說。20年前,來自台灣的歌聲,讓我們認識了王傑、薑育恒、蘇芮、齊秦這些時至今日仍在很多人心中舉重若輕的名字,再後來林志穎、範曉萱、千禧年後躥紅的周傑倫,年輕人再不會經歷那流行的貧乏與滯後,台灣於心中的感覺也不再陌生。
了解台灣不并難,,身為一個大陸人的我,從夜市美景亦或是立院的吵鬧,電視中出現的畫面屢見不鮮,一位媒體朋友到台北搭上了計程車,期間略有興致的聊起政治,司機顯然是個本土派,但周到而熱情的服務仍讓友忘懷,到了故宮門口,友向其道謝,司機嚴肅的說;“都是從你們國家搶來的,我當了總統,全還給你們。”聽到這一切,我們哈哈大笑,更感嘆著他數倍於英國人的“慷慨”。但對多數大陸人來說,於政治的無感,或好或壞的一切也想必從來也不以為意,即便來到台灣,他們醉心於記憶中的眷戀,環顧於山水之間,飽覽美景,去大快朵頤那久負盛名的各地小吃,再或是帶著對特定歷史片段的好奇,去一躺國父紀念館,慈湖,僅此而已。
1945年,抗戰光複,台灣投降祖國的懷抱,但4年後,大陸的易手,讓祖國擁抱台灣,幾百萬人歷經著中國近代歷史中最大的一次遷徙,自此,也讓這片不大土地擁有者超越世界同等面積任何一處的多元。對中國人來,有人來到左岸,有人游走到右岸,或因為個人的選擇,但多數人卻從不是歷史的主宰。當然那具體到每一個人命運的兩極,卻也離不開這有意無意間的抉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