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海西樵鎮鬆塘村匯川家塾內,每周六孩子們在此臨摹國學經典篇章 |
中評社北京4月24日電/“弟子規,聖人訓……”每周六早上,佛山南海西樵鎮鬆塘村的匯川家塾內,二十餘個小學生在老師的指導下,從毛筆書法入門知識學起,認真臨摹國學經典篇章。
這是“明理養德、翰林鬆塘”的鬆塘村打造的傳統文化系列課程之一。今年3月剛一推出,附近幾個村的家長就紛紛帶著小孩過來咨詢報名。由於太火爆,村裡不得不加上限制條件:要求孩子能堅持上完課程,家長也要參與到家長義工隊伍協助維持課堂秩序。
“我們考慮把另外一間家塾也利用起來,開設一些書畫鑒賞的課程。”在該村村長區信鑒看來,一場中國詩詞大會讓大眾沉醉於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也讓更多的人重燃國學學習的熱情。
書法、朗誦、閱讀……國學熱、詩詞熱已從學校蔓延到社會,從線下傳遞到線上,古詩詞類新媒體的活躍,讀經班、學堂、私塾的迅速擴張,讓許多普通人都感受到了傳統文化的升溫。
國學培訓受追捧
民間書院國學熱
一場國學講座下來,黃埔書院工作人員小謝忙前忙後,不停地安排增加座位,以容納不斷進來的聽眾。
“這個場地能容納400人,但當時微信上報名了600多人,我們已經對名單進行了抽選,但還是滿足不了需求,以至於不得不臨時加座。”小謝感慨道,黃埔書院今年剛開辦了兩期國學講座,場場都是爆滿,“現在大眾對國學的熱情居高不下。”
這樣的火爆不是個案。
近年來,廣州文化館也開展了一系列國學公益項目,邀請眾多專家名師為普通群眾授課,解讀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經典。
“多項活動報名一經推出便被群眾‘秒殺’, 微信點擊率不斷攀升。”廣州文化館相關負責人向羊城晚報記者表示,文化館2016年全年舉行了141次相關國學國樂課程及活動,累計參與學員逾7500人次。
而在更大的範圍內,各種“國學講座”“國學班”“國學培訓”受到社會熱烈追捧:一些民間書院相繼開辦了針對企業管理人員的“國學班”、針對中老年人群的“養身國學班”,還有周歲禮、開業禮、漢服婚禮、二十四節氣游學等特色國學項目。
很難統計目前有多少主打“國學”的民間書院。在北京大學教授、國學院院長王守常看來,這類書院興起主要是文化傳承需求的體現,“像長江商學院、北大光華管理學院,各省的商學院都開了國學課程,顯然是市場需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