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的民主選舉成熟得多。大家可以看到,美國正在進行總統候選人競選,就專注於實質的問題。例如醫療保險,希拉莉不是提出「全民保險」嗎?或者是如何結束伊拉克戰爭。而香港的選舉,目前還是停留在高度重視意識形態的初級階段。
我不相信此次立法會補選就是甚麼「民主與非民主」的決鬥,我也不相信陳太最終得票較多就意味著投票給她的人就是為了爭取二零一二年實現雙普選,應該說是有很多其他因素。
比如說個人魅力,陳太的吸票能力比我高,多些人喜歡她,對此我應該接受。但是我們也可以看到,陳太在所謂傳統的「親政府陣營」集中區有支持票,我在「親政府陣營」力量薄弱的地區也有不少票,這就是個人的因素。當然,陳太那邊在選舉當日下午派發的五十萬份「號外」,也幫了她不少忙。另外可能有一個鐘擺效應,就是不久之前「親政府陣營」在區議會選舉中大勝,一部分選民也會有讓立法會層面有多一些制衡力量的想法。
就是說,雖然陳太獲得了補選的席位,但是其中包含多種因素,絕對不是等於全體香港人要求二零一二年實現普選。
香港的選舉文化還是不夠成熟。比如第二次電視辯論,我覺得媒體可能是想加大辯論的娛樂性,希望出現衝突的火花,所以講明是可以打斷對手講話的。從辯論的現場你可以看到,陳太和另一位候選人就不斷地打斷我的講話,根本不給我完整表述自己觀點的機會,那麼香港民眾怎麼能通過這種辯論了解候選人的見解呢?大家對此是有目共睹的。
在這次選舉過程中,美國的「國家民主研究所(NDI)」作為觀察者,來訪問我的時候就說,你們的辯論並不是真正的辯論,是做秀。祇不過是在很短的時間,爭取給市民一個好印象。
大家都看過美國總統競選,兩個候選人是嚴肅地面對面討論問題,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則是,一定要讓對手在同樣的限定時間內完整地表達自己的觀點,主持人不會允許一方隨便打斷另一方的表述。候選人往往就同一個問題,各自提出觀點,比如如何結束伊拉克戰爭,讓選民完整地掌握候選人的觀點,自行決定怎樣投票。候選人並不能僅僅依靠外表來贏得選民的支持。但是香港的傳媒卻要求候選人在公開的一個露天廣場,讓每個候選人都可以選二十四人做啦啦隊,追求的是電視畫面的豐富生動,而不是將重點放在候選人的政策見解和具體建議上。你見過美國總統候選人在辯論的時候身後要站啦啦隊嗎?你見過美國總統候選人辯論的時候惡意打斷對手的講話嗎?美國沒有,香港卻有,可能這是香港的傳媒文化與選舉文化結合所產生的怪現象。
雖然如此,香港人還是通過此次選舉上了寶貴的一課,也是一次非常有益的公民教育。有記者對我說,從來沒有感受到兩大陣營釋放出這麼大的政治能量。
我最高興的,是通過這次選舉贏得了很多理性的支持者。很多人對我說,他們從來沒有投過票,但是他們願意支持一個理性、務實的人。不少人是認真看過我的競選政綱才決定支持我的,我今次肯定是得到了一些新的票源,佔的比例有多大目前還不知道,但是這對我來說,是一個好的開始。
殖民地時代遺留政治包袱
「親中與非親中」標籤化
劉迺強:那麼您如何看香港的政治文化?
葉劉淑儀:我覺得香港的政治文化,仍然有很沉重的殖民地年代的包袱。
我們看香港的政治陣營,仍然是所謂「親中」與「非親中」,雖然那些人不敢說自己「非親中」,但是他們的作為就是如此,比如喜歡到其他國家尋求政治支持。
他們多年來通過意識形態的操弄,將對手塑造為「親中」甚至「土共」,而將自己標榜為「民主」,這樣自己就等於輕易地佔據了一個「民主」的道德制高點,將自己包裝成高級的、代表民主這個普世價值的,而我這個在港英政府和特區政府任職多年的高級公務員,現在也被他們及一些傳媒劃入「土共」陣營,而且被暗示是屬於低下階層的。
我想,這種情形是一個處於「後殖民時代」的香港才會有的。我在美國,怎會聽到一個政黨被稱為「親美」的呢?哪個政黨願意把對手放在「親美」的高點上呢?誰敢暗示自己「非親美」呢?除非這個政黨不想生存下去了。
但是香港就有這麼奇怪的現象,還是有一些人心目中認為CHINA是不好的,對中國還有歧視,因此認為「親中」就是與「維護港人核心價值」對立。
這是殖民地留下來的包袱。因為殖民地年代很多人所受的教育,就是說大陸是貧窮、落後、愚昧、骯髒、沒有人權等等,因此一定要維護香港的核心價值和生活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