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景勃說,“青研班”貢獻之一是為青年演員的成才搭建天梯。20年的努力,形成了當前京劇舞台上以“60後”領銜,“70後”“80後”為主體,“90後”再接續的結構合理的人才格局。“青研班”先後有63人獲梅花獎,8人獲二度梅,1人獲梅花大獎。“青研班”貢獻之二是實現了京劇藝術高標準、搶救性傳承。在辦班教學上,師父和導師的融合,名師和高徒的對接,學術與技術的並舉,學院與劇院的對接,皆是“青研班”的創新之舉。如,第一屆“青研班”導師張君秋、謝虹雯對他們的學生王蓉蓉、趙秀君制定了全面的教學計劃,請不同的老師教授不同旦行、流派的戲,使得以唱功為主的王蓉蓉、趙秀君不僅能演張派戲,還能演梅派的《貴妃醉酒》《霸王別姬》,還有以做功為主的《游龍戲鳳》、有繁重武打的《金山寺》。作為導師的劉長瑜把自己的學生介紹給宋長榮學《紅娘》,介紹給蒲劇的王秀蘭學《拷紅》,打破了“同行是冤家”的舊俗,以更開放、更現代的師生關係進行新型的教學。
研討會上,著名京劇表演藝術家葉少蘭發言認為,“青研班”成功經驗在於按照戲曲教育規律辦學。“我記著開始辦的時候,很多專家對一個學生又一個學生演的戲看錄像,非常認真負責,嚴格審核,因材施教。”葉少蘭說,“青研班”的目的就是培養能創作、有文化的青年演員,經過學習學員提高很大,很多學員在新劇目建設上發揮了巨大的作用,甚至有些人具備了導演才能。“青研班”為培養有技術、有文化、有思想、有道德的高精尖戲曲人才創造了一條新路。
中國文藝評論家協會主席仲呈祥說,“青研班”之所以能成為現象,至少有三點原因。第一,它在中國戲曲發展一個關鍵時刻,有獨到的政治遠見、思想遠見和藝術發現。第二,它有數量、有質量,它不獨屬戲曲界,為整個藝術界樹立了榜樣,為中國高等教育探索了一條新路。第三,它能夠讓我們透過現象揭示事物本質,這個本質就是符合戲曲教育的規律,這個規律還不是先前已經存在的規律,而是在發生、發展、融合、繼承的基礎上創新的規律,因而顯得尤為可貴。
“‘青研班’成功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制度創新,通過制度創新找到一條跟公共教育很不一樣的道路,而這條道路正是符合藝術教育規律的道路。”中國戲曲學院學術委員會主任、戲曲研究所所長傅謹說,人才培養不外乎兩個問題——學什麼、怎麼學的問題, “青研班”最值得肯定的經驗就是把劇目放在第一位,把主要資源放在劇目教學上,這是“青研班”出人才的關鍵。“怎麼學”的問題即“誰來教”的問題,“青研班”不只是中國戲曲學院用自己的老師來教學員,而是集中了全國最好的老師,突破了條條框框,取得了成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