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11月4日電/今天,中國社科文獻出版社發布國際人才藍皮書《中國海歸發展報告2013》指出,2012年,留學人員回國數量達到27.29萬人,同比增長46.56%,為歷史最高值。按照近10年留學回國人員的平均增長率估算,未來5年內,中國將迎來回國人數比出國人數多的歷史拐點。
《法治晚報》報道,藍皮書指出,多數“海歸”人員的收入比預期低,近八成“海歸”認為需要3年以上時間才能收回留學成本。
近半“海歸”從事金融業
近10年來,留學人員回國數量達到93.78萬人,其中,近5年回國人數接近80萬,接近前30年的3倍。按照近10年留學回國人員的平均增長率估算,未來5年內,中國將迎來回國人數比出國人數多的歷史拐點。
根據藍皮書調查,與國內年輕人逃離北上廣不同,“海歸”多喜歡在北上廣就業或者創業。比如,僅有10.1%的“海歸”出生在北京,而在北京創業的“海歸”比例高達36.1%,在北京就業的比例高達41.6%。
外資企業是“海歸”回國就業的首選,超過1/4的“海歸”選擇進入外企就業。“海歸”從事的崗位以銷售、市場類和研發類為主。
九成“海歸”半年內就業
藍皮書指出,回國就業的“海歸”中有半數以上認為留學是划算的,70%以上的“海歸”認為自身的學識水平高於國內同行人士。但是,“海歸”的含金量也在縮水,“海歸”收回留學成本時間也較長。
目前國內的就業形勢並不樂觀,藍皮書指出,77.5%的“海歸”薪資水平比預想的低,其中,38.5%的“海歸”薪資比預想的低很多。
調查顯示,有59%的“海歸”認為自己的社會網絡比國內畢業生要差,其中23.1%的“海歸”認為自己的社會網絡比國內畢業生“差很多”。
“海歸”就業難逐漸凸顯
藍皮書指出,不僅留學生在國外的就業壓力大,而且回國就業難的現象也十分突出。2013年,中國大學畢業生人數達到了創紀錄的699萬人,而相應的就業崗位卻減少了15%。
在國內整體就業形勢嚴峻的背景下,“海歸”的就業難問題也將逐漸嚴重。
隨著出國留學生的多層次化,不少“低質量”的“海歸”雖然獲得了國外學校的文憑,但究其綜合素質來說,就業競爭力依然與國內的“土鱉”無異。“海歸”的就業難問題將日漸嚴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