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1月4日電/新年一過,高校應屆畢業生的求職就將進入高峰期。北京一所211重點高校的應屆博士畢業生胡松,最近就一直在為留在本校、成為一名講師而努力,但希望似乎越來越渺茫。今年剛剛30歲的他年齡在博士生裡並不算太高,況且上學期間他還曾擔任學校的助教和輔導員,還在學術期刊上發表過多篇署名論文。無論是學術還是教學,經驗都不可謂不豐富。胡松告訴記者,上周導師找到他,委婉地表達了可能無法留校工作的消息,“原因只有一個,我沒有‘海歸’背景,學校很看重這個。”
北京晚報記者查詢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國人民大學等知名高校的人才招聘信息,發現這些高校大多將教授、“千人計劃”、“長江學者”等高端人才作為自己的招聘重點。在面向應屆畢業生招聘青年教師的信息中,不少崗位都明確要求應聘者具有海外學習經歷。如“清華大學人員招聘系統”中,法學院民法學講師崗位要求應聘者“具有法學博士學位,具有海外留學經歷”;中國人民大學公布的2014年教師招聘計劃中,馬克思主義學院招聘應屆畢業生,提出“有國外留學背景優先”。
北京大學一位校領導向記者透露,目前北大招聘理工科類青年教師,基本都要求在海外頂級高校有博士學習經歷或者博士後研究經歷,就連北大自己培養的博士生,也很難一畢業就留下當老師,“必須得出去轉一圈”。該校就業指導部門的一位工作人員也印證了這一說法,“不僅是北大,現在不少985、211工程高校都在這麼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