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教育部的規定,今年考研將特別加強作弊的處罰力度。2016年新頒布的考研六大政策其中之一就是實施《刑法修正案(九)》,法案首次明確組織作弊、提供作弊器材、非法出售或提供試題答案、代考替考等4類行為最高可判處七年有期徒刑。
針對這一改變,律師分析認為,替考行為不僅破壞了社會誠信,也侵害了其他考生的權益。此前,中國針對替考行為在立法層面上無明確規定,只是在學校的規章制度中對替考、作弊行為有處罰及規定,但這種處罰只是行政處罰,對於大規模的替考、作弊來說違規成本太低,使得不少學生鋌而走險。《刑九》實施,在打擊考試作弊的懲處方法上,從以前的取消成績到禁考,至現在入刑的相關規定,顯示出國家打擊考試作弊的力度越來越大,同時彰顯國家在為寒窗苦讀的學子們營造出一個更加公平的考試環境。
理工類專業熱門,歷史人文仍屬冷門
在考研大軍的目標學校和專業中,“985”“211”大學的經管,理工類專業依然居於榜首,而歷史,人文,教育等人文類專業依舊冷門。
“這其中當然有高校招生計劃的影響因素,但最重要的還是考生自己的選擇,經管理工醫學這些專業將來無論從就業前景來說還是學術研究來說,都是更熱門的選擇。”熊丙奇分析說。
澎湃新聞記者走訪時了解到,不少考生的心態比較理性,有學生向記者表示,考研不再是他們的唯一選擇。
“考研不像高考(精品課),是很多人唯一的出路;如果將考研作為唯一的出路,過大的壓力反而會成為自己的絆腳石。”華東師大金融與統計專業的一名考生告訴記者。多數學生都表示,大學生在校期間應該對未來發展方向有一個基本的規劃,要工作的就要多找實習,要出國的就要花時間提高英語(精品課),如果決定考研也應該早做準備,而不是將考研作為跟風選擇。
熊丙奇則建議大學生在外部環境不寬鬆的情況下,更要理性判斷,分析考研的價值,綜合自己的興趣。“大學生要綜合衡量考研的價值,是提升學歷,擴大就業機會還是深入學術研究,在考量了自己的能力、考研成本,對人生未來有了規劃後再做決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