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1月20日電/遼寧鐵嶺開原市東北約50公里,蓮花鎮蓮花村南溝。穿過這個又名鐵嘴溝的小山村,沿崎嶇山路向東南步行500米,即可看到山前矮坡上,十餘株鬆樹圍簇了一塊墓地。七八座亂墳間,兩尊同立於1996年的墓碑上,刻有“曾祖父趙子章、曾祖母趙王氏”、“祖父趙忠福、祖母趙王氏”,立碑人是“賢孫趙本山”。
晚輩趙本山
給長輩的紅包由兩三千變一千
2014年8月10日,農歷七月十五,中元節,北方農村俗稱“鬼節”。趙本山再次回鄉祭祖,這是他一年裡第二次回到家鄉。上一次,是在4月6日,清明節次日。
和往年不同,趙本山此行顯得極為低調,只兩輛車,隨員8名。
67歲的趙本山堂叔趙德發向華商報記者憶及這次不同尋常的祭祖:“車沒有進村,停在後山的大路上。”
按照慣例,每位在世族長都可以領到數目不菲的禮金。趙德發說,過去每年長輩們領到手的紅包多則三千,少則兩千。這一次,趙德發和其他趙家長輩們領到的是各1000元。更讓趙德發意外的是,陪同的趙本山上墳的,除了他的助理和幾名弟子,還有一位南方口音的“大師”。
在當地的風俗中,除了故人下葬時需要看風水定方位,每年例行祭祖時很少見到風水先生的身影,除非“子孫中有人遇到了麻煩,需要看祖墳附近是否有所妨礙,需要收拾”。
似有預見,與此次祭祖相隔僅2個月,趙本山因“連續缺席文藝座談會”陷入輿論風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