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1月8日電/昨日,香港影視大亨邵逸夫爵士在家中離世,享年107歲。在過去長達一個多世紀的時間裡,邵逸夫締造了香港影視業的黃金時代,他的傳奇創業故事也成為一代香港人典範。從上海的建立到南洋的開拓,直至立足香港建立影視王國,伴隨他的事業版圖的擴張,邵逸夫的家產也不斷暴漲,鼎盛時期,其個人家產超過200億港元。晚年,他立下遺囑,把百億家產貢獻慈善事業。
電影版權賣4億 個人資產超200億
邵逸夫是一個有著“寧波地域色彩”及“香港打拼歷史”的傳統商人,這雙重身份令邵逸夫“懂得捱”和“能吃苦”,並成為史上最年長的在任上市公司主席。青年時期的邵逸夫,就對電影事業懷有夢想,早在中學時期,邵逸夫就加入大哥邵醉翁創辦的上海天一影片公司,並助兄長開拓外埠發行。1925年,邵氏兄弟在上海成立“天一影片公司”,這也是邵氏兄弟電影公司的前身。1926年,剛從中學畢業的邵逸夫,應三哥邵仁枚之邀,南下新加坡協助開拓南洋電影市場,由此展開他的事業征程。
對於邵逸夫的“第一桶金”的往事,在《邵逸夫大傳》中有記載。1932年,邵氏兄弟的天一影業在香港攝制完成第一部有聲片《白金龍》,該片在邵氏的南洋網絡獲利頗豐,成本僅僅一萬元的影片,僅在廣州一地的票房收入就是拍攝成本的60倍,《白金龍》的巨大成功讓邵逸夫積攢下拓展的資本。到1937年抗戰前夕,邵氏在新加坡、馬來西亞、爪哇、越南、婆羅洲等東南亞各地已擁有電影院110多家和9家游樂場,並建立了完整的電影發行網。期間遭遇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洗禮,1957年,邵逸夫回港以32萬元買下清水灣地皮,興建邵氏影城,成立了“邵氏兄弟(香港)有限公司”,自立發展他的電影事業。邵氏鼎盛時期,擁有影院達200多家,為中國私人擁有量之首,多年來邵氏拍攝影片1000餘部,為中國所有電影制片廠之冠,而這部分的版權價值也十分可觀。2000年,馬來西亞的“天映娛樂”購入760部邵氏電影的永久版權,花費4億港元。
70年代,邵逸夫又大舉進軍電視界,創造出市值220億港元的TVB。與此同時,邵逸夫在香港及東南亞地區投資房產物業、股票市場等,開展多元化經營,鼎盛時期,邵逸夫個人家產超過200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