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明出游”不應僅僅停留在紙面上(資料圖) |
中評社香港10月8日電/每放一次長假,中國人天南海北出游一番,中國遊客的種種不文明行為就要被吐槽一回,這似乎成了一條鐵律。盡管中國旅遊法實施一年了,“遵守旅遊文明行為規範”的邊鼓一直在敲,呼籲改掉“中國式旅遊”陋習的呼聲從未停歇,這個十一“黃金周”依然曝光了不少亂象。
美國《僑報》10月7日載文《中國遊客 你亂扔礦泉水瓶了嗎》,文章說,在日本,中國遊客讓小孩在洗手槽撒尿;在韓國機場,幾位掃完貨的中國姑娘亂插隊;在俄羅斯,公共場合大聲喧嘩的中國面孔還不少。大陸各景點的情況更糟糕:國慶當日升旗儀式後天安門清理出垃圾3.5噸,泰山看日出的遊客堆出一座“垃圾山”,峨眉山的清潔工攀到陡峭的絕壁上清理垃圾,天壇文物漢白玉石雕慘遭踩踏蹂躪……
亂扔、亂吐、亂刻、亂爬、亂踩、亂拍照、插隊、喧嘩、貪小便宜,旅遊中這些亂糟糟的行為舉止,讓中國人冠上了“全球最差遊客之一”的名號,令當地同胞汗顔。就在20多天前,在馬爾代夫訪問的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特別提醒,中國公民“到海外旅遊要講文明”,“礦泉水瓶子不要亂扔”。可試問,多少人真正做到了不亂扔垃圾?
其實不光是海外旅遊,無論到哪里旅遊,都得把文明謹記在心。一個中國人,在海外旅遊舉止粗魯,固然會丟中國人的臉,有損中國人的形象;而當外國遊客到中國游玩,看到一個個亂哄哄的景區,同樣會覺得掃興、失落,文明之國、禮儀之邦的口碑也就慢慢毀了。
在一個社會裡,如果大多數人都文明,少數人不文明,文明可以對不文明形成強勢的譴責,進而同化它、改造它;問題在於,大陸社會目前不文明的力量依舊頑固,他們視若無人、我行我素、放任自我,像“染缸”一樣侵染周圍、教壞下一代,不僅污染了環境、家園,也污染其他人的視綫、心情。這就很有必要動員全社會進行一場講文明的捍衛戰。
首先是剛性手段,不外乎法律與管理。旅遊法已經有了,問題是缺乏懲罰細則,沒有威懾力。正如在新加坡等國家,重罰是懲治不文明行為的重要手段,對於證據確鑿、多次重犯的蓄意無禮行為,要拿出殺雞儆猴的魄力來;同時,警示牌上的模糊標語應將處罰標准明晰化,重要景點的監控設備也要完善。對於不知情的偶犯行為,則在教育之後罰站崗執勤,就如闖紅燈者要抓下一個違規者一樣。在加州就有明文規定, 隨地扔垃圾的罰款從100美元到1000美元不等,外加 8到24個小時的清潔。 在馬裡蘭州, 罰款甚至高達3萬美元,還有可能入獄長達5年。 如此重的處罰,自然會起著阻遏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