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分析人士指出,包括小米在內的缺乏通信專利的互聯網手機廠商之所以能夠以低價格撬動市場,很大程度上受益於高通對中興、華為等公司的反向專利授權。一旦該模式被取消,意味著中興、華為就可以向其他使用自己專利的手機廠商發起訴訟並索要專利費,而小米等廠商或因基礎通信專利的缺失,造成成本增加。
除此之外,相比海外市場成熟的知識產權法律和意識,國內較為薄弱也造成了上述問題的產生。而隨著本月初我國首個知識產權法院的成立揭牌,這個局面逐步得以改善。
“未來三到五年,國內手機廠商的專利申請會逐年遞增,但不會像國外那樣爆發大規模的專利訴訟,大家在重視知識產權意識的大環境下,選擇併購專利公司、交叉授權會是最普遍的合作方式”。上述分析人士指出。
海外壁壘短期難打破
近年來,國產手機品牌在“走出去”的道路上困難重重,不僅時常受到各種因素的干擾,在技術方面也常常受制於人。蘋果、三星等手機巨頭一方面占據著我國國內大部分市場份額,另一方面卻利用知識產權壁壘在海外市場給中國手機廠商設置重重障礙。
早年出海較早的中興、華為、TCL等雖已占有一席之地,但因專利困擾市場也並非那麼容易突破。
以歐洲市場為例,華為終端近幾年表現較為突出,也面對不少專利挑戰。對此,華為消費者業務CEO餘承曾對騰訊科技表示,“中國廠商進入歐洲市場非常難,歐洲市場對專利的重視度很高,在沒有形成規模時可能不受重視,但一旦形成規模,各種專利的高收費就會接踵而至。
據了解,華為從2006年與沃達豐集團成立第一個聯合創新中心至今,其在歐洲聯合創新中心的數量已達到18個。華為還稱,未來五年華為將在歐洲新招募約5500名員工,並在未來三年內把歐洲研發人員數量擴大一倍至1700人。
而HTC在海外的教訓更是人人皆知,HTC董事長王雪紅曾向媒體感慨:“中國若無核心技術,將永遠被歐美公司阻擋在外。”HTC正是因與蘋果的專利戰糾纏不休,產品被禁止在歐美銷售,導致全球市場份額明顯下降、股價大跌而元氣大傷,至今仍萎靡不振。
眼下,酷派、聯想、小米在內的國產手機商正在大舉擴張海外市場版圖,小米等由於專利保護不足更容易受到專利投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