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本發行的“日清戰爭40周年紀念封”。 |
值得指出的是,在大阪的真田山陸軍墓地東北角,埋葬有6名清軍官兵,上刻的“清國 劉得起”、“清國 呂文風”等字樣依稀可辨。“劉漢中”墓前,在名字旁刻有“清軍馬隊五品頂戴”字樣,經考證為祖籍遼寧的一名清軍中層軍官。看到這些令人唏噓,那麼多的甲午遺烈和遺物在異鄉沉寂了120年,國人怎能將其遺忘,何日方能回歸故里安息?
大連應建甲午戰爭紀念館
大連是洋務運動的縮影和受益者,旅順因而成為崛起在東方的近代化城市,旅順船塢及配套的工業設備和多項市政建設一直沿用至今。大連又是北洋海軍的主要根據地、黃海海戰的主戰場,鄧世昌等英烈從大連灣起航投入戰場,再也沒有回來。大連更是日軍花園口登陸、侵占遼東半島並在旅順口進行大屠殺之地,大連人對甲午戰爭應有更深的感受。威海、丹東等與甲午戰爭有關的城市均建有甲午戰爭紀念館,仿制了“定遠”、“致遠”號戰艦供人瞻仰,成為國家級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然而在大連尚無一座整體介紹甲午戰爭的紀念館,多數大連人對甲午戰爭相當茫然。
重視和珍惜自己的歷史文化,紀念和弘揚與大連有著血緣鄉情的甲午英烈,是提高城市歷史地位和文化價值的途徑。不少專家、學者曾提出,應在原海之韵廣場建一座鄧世昌雕像和甲午戰爭紀念館。一座城市、一方海灣、一個雕像便是一部濃縮的中國近代史。
(來源:《大連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