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軾的一生有太多的不快樂,連珠炮似的被貶謫,甚至下獄。然而,樂觀的本性總是促使他去尋找人生的快樂,尋找人生的休閑感,而這種尋找反過來又提升了他詩詞文章乃至做人的境界。可以說,尋找快樂成全了蘇軾。
在這個尋找快樂人生的過程中,廣東惠陽是重要的一站,一間小小的寺廟,一片平凡的森林,居然讓他醍醐灌頂,猛然醒悟:快樂在當下。
中途休憩時頓悟——
累了就歇腳人生何處不休閑
公元1094年,即宋哲宗紹聖元年,58歲的蘇軾在惠陽,職務是寧遠軍節度副使,境況是“惠州安置”,說白了就是被貶了。當時的宰相是蘇軾的老朋友章惇,他把年近花甲的蘇老師“照顧”到這麼偏遠的地方來,只有一個原因,那就是二人不合。
章惇是個強勢人物,蘇軾則是書生性格。有一回二人爬山,見前面奇峰陡峭處架著一處獨木橋。蘇軾戰戰兢兢不敢過,章惇不僅輕巧地一躍而過,還在山崖上題字,最後又回過身來把蘇軾拉過橋去。蘇軾因此感慨:章同學,你以後是個主宰別人命運的人。果然,蘇軾的命運就被章惇主宰了,被流放到惠州。
中國傳統的士大夫讀書人有一個習慣,那就是愛好山水,無論處在什麼樣的境況中,總要在山水中寄寓感情,抒發情懷,其中柳宗元和蘇軾是典範。中國的山川景物就這樣被他們給再塑造了一次,再美化了一次,成為文化意義上的山水。
蘇軾在惠州,自然也忘不了游山玩水。當時他沒有專門的官邸,寄居在惠州嘉佑寺,聽說東彌陀寺後面有座松風亭,風景不錯,就準備去游玩一番。這松風亭在一處高地上,亭子周邊種了二十多種松樹,清風一來,鬆林就迎風發出松濤聲,時人愛其松濤聲,遂成為風景名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