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3月3日電/一度天價橫飛的中國藝術品拍賣市場,近期平靜了許多。
這與中央全力推進的反腐行動,不無關係。自去年文藝工作座談會以來,文藝界打虎拍蠅行動便拉開了大幕。其中,清除“雅賄”現象是焦點之一。
所謂“雅賄”,是指直接向官員行賄變現力強、市場價值高的藝術品,或者通過炒高受賄者或其親屬的字畫的市場價值變相行賄。
中紀委官網發表評論指“行賄者以藝術之名,對官員行‘雅賄’之實,既污染了藝術,又敗壞了官德”
姚智銘、佟鐵利等多位國內資深書畫收藏家、鑒賞家均向時代周報記者證實:藝術品拍賣環節是助推雅賄實現的重要環節。
從鑒定,到競價再到交割,藝術品拍賣的每一個環節均大有文章可做;阻擊雅賄,也需要從中找尋端倪,對症下藥。
喊出天價成本幾何?
藝術品鑒定是拍賣得以進行的必要階段,亦是“天價”埋下伏筆的重要一環。
從現有的管理規定來看,我國藝術品在拍賣過程中有著詳盡而完整的鑒定流程,但是這並不能約束市場價值的偏向。
時代周報記者從多地文交所的管理辦法中看到,藝術品在鑒定估值過程中,要依據年代、真偽、質量、有無瑕疵等六要素,通過藝術鑒定、科技檢測鑒定等六項鑒定流程。但是,“由於藝術品具有獨特性、不可複制性等特點,因此藝術品的評價根本無法客觀標準化定義,完全取決於收藏和鑒定、購買者的主觀能動性。因此即使有所謂的客觀規章流程,公允也完全是依賴道德約束才能實現的。”曾多次參與藏品拍賣活動的文玩愛好者金毓璁說。
事實上,不僅是在中國,美籍華人收藏家蘇寶鴻告訴時代周報記者,在美國,藝術品的拍賣價值是否公允,亦完全是依賴職業道德的約束來實現的。
高定價,為競價環節的水漲船高提供了合理的台階。
不過,蘇寶鴻表示,在美國,競拍人不會隨便喊出天價來,因為監管規定要求競價必須與支付能力相匹配。美國的納稅監管體系可以清楚地了解到競拍者競價的真實性。如果競拍者的對應納稅記錄不能與之喊出的天價相匹配,則將接受聯邦調查局的調查—是否涉嫌洗錢。
《藝術戰爭》的作者江因風向時代周報記者透露,稅控監管、資產公開本是管理藝術品拍賣市場最好的辦法。但在中國,由於缺少嚴格的稅控監管,一批不具備收藏知識背景的競拍者,曾一度在全球藝術品拍賣市場上創下瘋狂的“業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