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些一次性餐具都是以醫療垃圾為原料制成的。 |
回收後,張某雇傭工人將醫療廢棄物按照塑料輸液軟袋、塑料輸液瓶和玻璃瓶等進行分類,一次性塑料輸液軟袋用機械進行壓縮打包,一次性塑料輸液瓶用粉碎機進行粉碎打成塑料顆粒,出售至宿遷、浙江等地進行進一步加工。
調查流向
在宿遷、浙江發現已加工好的餐具
為進一步查清這些輸液袋(瓶)的流向,專案組繼續深入調查。民警偵查發現,張某將回收來的一次性輸液袋(瓶)轉賣給56歲的宿遷人張某某。專案組立即前往張某某的暫住地實施抓捕,並於今年9月28日在宿遷市菜集鎮將張某某抓獲。
據張某某交代,從2014年初開始,他以每噸2000元至2500元左右的價格從張某手上收購,然後以每噸2200元至2800元左右的價格賣給生產塑料顆粒的加工廠,加工廠生產出來的塑料顆粒通過市場和網絡,銷售到全國各地的塑料製品廠家。
警 方介紹,醫用的一次性輸液袋(瓶)制成的塑料顆粒主要成分就是聚丙烯和聚乙烯,是製造塑料製品的重要原料。這些塑料顆粒經過再加工,甚至還被一些黑心廠家 用來生產仿冒知名品牌的塑料玩具、餐具等。警方在宿遷、浙江發現了已加工好的一次性餐具。目前,案件正在進一步審查中。
案件背後
“整體認定”解決環境污染案取證難
8月,栖霞區檢察院檢察官在現場勘查時發現,雖然堆積如山的醫療廢物散發著刺鼻的異味,但“具體哪一包有毒有害,或精細到哪一個針頭或哪個輸液袋有毒有害”卻十分困難,如果僅僅是認定針頭有毒有害,數量不足3噸,根本不夠立案標準,且要精細到每一個部件檢測鑒定幾無可能。
檢察官提出了進行“整體認定”,“污染物是一個物理整體概念,即使嫌疑人將其分割成針頭、輸液袋、輸液管等小部件。醫療用具本身就是一個整體器具,其廢物也是一個整體”。最後,警方採用了檢察官的證據認定辦法,張某的行為已涉嫌環境污染罪。偵查終結後,犯罪嫌疑人張某被檢察機關批捕。
快報追問
一次性餐具、玩具流向哪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