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8月1日電/據中國之聲《央廣新聞》報道,央視《消費主張》欄目日前在京東、天貓等購買了19款熱銷奶粉,其中有8個樣品的鐵、錳、碘、硒實測值不符合我國的食品安全標準,樣品的不合格率竟然達到了42.1%,長期食用危害寶寶健康。
乳製品安全茲事體大,長期以來卻事故頻發。雖說三聚氰胺事件已經過去八年之久。但留在人們心中的隱痛始終未曾完全消散。各種不應出現的東西在食品中出現,各種不合標準的食品流入市場,孩子的健康問題已然成為父母的心頭大患。
對於年輕一輩的中國媽媽。她們擁有更多選擇的餘地。當詬病或者質疑國內奶粉不夠安全時,便將奶粉的質量保證寄托在海淘產品上。可以說,海淘奶粉的走俏熱銷,是中國媽媽對國內奶粉“失去自信”的必然現象。
殊不知,對海淘奶粉的“盲目崇拜”,同樣是一種冒險。據媒體報道,央視《消費主張》欄目在京東、天貓等購買了19款熱銷奶粉,其中有8個樣品的鐵、錳、碘、硒實測值不符合我國的食品安全標準,樣品的不合格率竟然達到了42.1%。需要說明的是,曝光的“不合格”奶粉品牌,都是原產國銷量領先的大品牌,而且深受中國媽媽的青睞。
如此石破天驚的重磅消息,必然會引來中國媽媽的焦慮和不安。然需要釋疑的是,檢測中多數不符合標準的情況,並非等同於奶粉就是假冒偽劣產品,只是所檢測的樣品指標不符合我國的奶粉配方標準。亦即是說,出於地域差異、營養水平、國民體質等因素,國內與國外在奶粉標準的設定上有所不同,也不可一概論之。
這就好比,同樣的教育模式,適合美國孩子,不一定適用於中國孩子。同理。中國寶寶食用外國奶粉,就如同讓我們去吃美國的生鮮牛排。別人覺得美味至極,我們卻感到惡心反胃。清楚這一點,就不難理解,為什麼日本的嬰幼兒配方奶粉中碘含量明顯低於國標。日本是沿海地區,海產品是日常食物,不會存在碘缺乏,碘含量低於國標也就不足為怪。
其實,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的嬰兒配方食品安全標準,出現的差異只要合乎科學配比就行。中國媽媽舍近求遠,痴迷或者說推崇海淘產品,是基於對國內奶粉喪失信心。當然,這不是她們的問題。每一次的奶粉質量問題,都會伴隨引發一場社會恐慌,而形成這種“恐慌”的罪魁禍首,是涉事企業的唯利是圖,鋌而走險。推諉已為公眾所慣見,監管的疏漏和處罰的滯後,也已在公眾心中產生“刻板印象”,自然會以“最壞的惡意”推測國產奶粉的質量。
此次對海淘奶粉的抽檢“意味深長”。一方面。“99%以上的嬰幼兒奶粉抽檢合格率”不能平息某一項檢測超標帶來的焦慮,中國媽媽同樣需要帶著這種“焦慮心理”審慎選擇進口奶粉,盲目崇拜只可能對孩子健康造成更大的傷害。另一方面,企業倘若苛求中國媽媽保持淡定,立刻重塑對於國產奶粉的信心,不免有些“強人所難”,甚至說是異想天開。“傷口”能否愈合,還看“藥引”是否足夠奏效。只有乳品行業的品質、質檢監管的公信同時回歸,中國媽媽才會安心選擇適合中國寶寶體質的國產奶粉。
(來源:四川在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