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河南新鄭數千古棗樹被集體“移植死”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7-01-14 09:53:43


 
  沒有現代通訊工具,也不懂什麼法律知識,是什麼力量支撐他們堅持下來的呢?

  “俺這兒都是古棗樹,百年以上的棗樹都有兩萬多棵。關於棗樹的傳說多得很。”在新鄭一些有世代種棗樹習慣的村落,上至80歲老者,下至3歲幼童,均能很驕傲地向你說出“棗樹王”“將軍樹”等棗樹的傳說。

  張文治老人說,民國三十一年(1942年)新鄭之所以沒有多少人去逃荒,沒怎麼餓死人,就是因為得了棗的利了。乾旱時莊稼收成很差,但棗樹卻能豐收,所以被稱為“木本糧食、鐵杆莊稼”。

  在這些老人的心中,古棗樹早已不只是搖錢樹,更是救命樹。老人們對樹木樸素的態度背後,是人類對自然的敬畏與尊崇。雖然冬天看上去孤零零的、光禿禿的,但打小和古棗樹為伴的他們已將其當成親人看待。正因此,他們不反對
“移植”,但無法接受毀樹。

  也正是這種對這片土地的記憶,對這些古棗樹的感恩,支撐著這5位老人,一步一步走了下來。

  可記憶和感恩似乎只存於這些老人的心中。對有些人來說,需要時,這些古棗樹可以成為新鄭市的文化和旅遊名片,被逐個掛牌接受“文物級保護”;礙事時,則毫不猶豫地派挖掘機出馬,一毀了之,連當初設置的保護牌也不再承認。

  古樹是歷史的見證,既記錄了自然的變遷,也暗藏著文化的密碼。當這些飽經風霜的古棗樹被連夜毀掉時,不僅這片土地的環境和生態被破壞,它的文化和記憶也被連根拔起了。

  前人栽樹,後人乘涼;前人毀樹,後人遭殃。不要等到“黃沙漫天”,才想起“綠樹成蔭”。

  (來源:澎湃新聞)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