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月談記者走訪時發現,患者雖然知道一些醫生有指導學生的任務和職責,但很難分清哪些操作必須醫生做、哪些是學生可以參與,哪些是正常的教學、哪些又是無謂的“練手”。
有關部門聯合印發的《醫學教育臨床實踐管理暫行規定》要求,醫學生和試用期醫學畢業生參與醫學教育臨床診療活動必須由臨床帶教教師或指導醫師監督、指導,指導醫師在安排和指導臨床實踐活動之前,應盡到告知義務,並得到相關患者的同意。
這裡的醫學生是指具有註冊學籍的在校醫學類專業學生。試用期醫學畢業生是指被相關醫療機構錄用並尚未取得執業醫師資格的醫學畢業生。
但很多時候,醫學生參與問診,患者處在“被默許同意”的尷尬境地。
雙簧上演:患者不爽 醫生無奈
有的知名醫院,很多名醫每周只出診一天,錯過這一“窗口期”就意味著需要再等一周。
“我們來時訂好了回去的票,再看不上,就趕不上車了。”和郭女士一樣,等待就診的不少患者從外地來,還有的住在偏遠農村。如果再等一周,就要增加不少食宿費用。
一位醫務人員介紹,此前因為醫生遲到,一位患者就與醫務人員發生爭吵,腳踹辦公室的門,“都給踹碎了”。
一些患者說,在病情沒有明確時,患者、家屬都很擔心,而且一般都已遭遇掛號難,排了幾天隊到自己,醫生又不按時來,心情焦慮可想而知。
為什麼一些醫生無法按時出診?
日均門診量近百人、負責住院患者10多人、每學期還要擔任20~40學時的教學任務,這是東北一家三甲醫院醫生的“工作清單”。
“遇上開學季,上課是雷打不動的,一周僅能擠出一天時間出診。”東北一家三甲醫院的醫生說,有時下課後學生追著問,趕上上課、出診相連,就難免耽誤後續出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