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應
考的是態度
並非一題“定生死”
郭同學口中的這位胡騰,正是此次主要負責命題的老師,系該校基礎部思政教研室主任。胡老師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出這道題的初衷就是看看學生們的“態度”。
“這是第一次嘗試出這樣的態度題,第一是測測同學們有沒有認真上課,第二看看他們有沒有留心周圍的小事,培養他們注重細節的習慣。”胡老師介紹,在這學期思修的第一堂課上,各個班的老師都會作自我介紹,而且教學樓裡也貼有老師們的簡介和照片,“同學們只要認真上課多加留意,這道題就不會難。”
如果答錯扣掉41分,那豈不是整門課就“洗白”了?胡老師特別說明,並沒那麼“可怕”,不可能以一題定“生死”。
“我們發現一些學生認准了老師卻寫錯了名字,或者說有的同學其實學習態度很認真,就是不小心寫錯了這道題,一下子扣了41分,卷面不及格,但並不意味著這門課就被掛。”胡老師說,本學期思修課程的成績需要綜合考量,卷面得分只占期末總分的百分之三十,而平時的表現和考核則占了百分之七十。
校方
一種新嘗試
未來考題還要多元化
“從考試命題開始,我們就一直很關注。包括看到這道題的出現,校方斟酌後基本是持支持的態度。”該校教務處處長侯宇告訴記者,思想道德基礎與法律修養這門課是所有國內高校的一門必修課,但是仍有學生覺得可有可無,“有的同學一學期完了,可能都還不知道老師是誰。”所以,這道大題也被命名為“態度題”。
當然,侯宇也表示,期末考核學生,不能單單憑一道題或者一張試卷,“我們更應該注重過程性考核,學生平時的成績和表現也需要納入我們的考核範圍,這才能更全面地體現和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
侯宇表示,未來學校的考試命題除了多元化,還要讓考卷更“接地氣”,“但是還是要基於科學性和合理性,這次的‘態度題’只是一種新的嘗試。”而現在讓他感覺比較欣慰的是,從已經掌握的閱卷情況看,學生在這道“態度題”上,完成得還算不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