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鐵權上的陽文來看,這就是清代嘉慶年間的一杆官用鹽運的鐵權,專門用於稱量鹽巴重量,鐵權重153斤8兩。
鐵權上的字清晰可見
但是,這裡的“153斤8兩”並不是我們現在的度量標準。按照清代度量衡制度與現代的“斤”進行換算,是“16進制”。出土時,他們對鐵權進行了稱重,實際重量為110公斤。
九龍坡區文管所所長唐國慶根據研究資料認為,古代勞動人民通過世代相傳的長期生產實踐,創造了具有我國民族特色的傳統鑄造工藝,我國的金屬鑄造鍛件生產,歷史悠久,成就輝煌,其中以泥範、鐵範和熔模鑄造最重要,稱為古代三大鑄造技術。
而這個大鐵權,經過文物專家研究,推測應由熔模鑄造即澆築法進行製作:先用調好的油蠟制模,然後在外面敷上泥料制型,陰幹後加熱化往蠟模,進窑焙燒,燒成後即可趁熱澆注。早在戰國以前,我國就出現了熔鑄造廠模鑄造技術。
鐵權到底從何而來?
兩種說法都印證成渝驛道的商業繁華
鐵權到底由何而來?目前,九龍坡區文管所給出的兩種說法,其實都印證了成渝古驛道的繁華與昌盛。
說法一:官方在馬王場附近設置鹽運機構
清代,鹽業不僅是國家的經濟支柱,還與地方社會關係密切。那時,國家實行鹽專賣政策,從事鹽買賣的商人是國家特許的食鹽專賣商人。他們只能在國家規定的區域內,通過特定的供應渠道,進行鹽的運輸貿易。
全國早期的三大鹽泉,除了清江鹽泉在湖北外,寧廠鹽泉、鬱山鹽泉均在大重慶區域內。於是,重慶成了重要的鹽區。鐵權出土的位置,位於馬王場附近。根據《巴縣志》記載,清朝年間,馬王場遠近聞名,是成渝通忂上的第一站,向東經楊家坪到重慶,向西經白市驛達成都,過往商賈,川流不息。
史料記載,以前馬王街東南的山崖邊,一直設有關卡,守護著重慶。同時,馬王場與長江的九龍鋪相鄰,這也可以推斷,無論是水路還是陸路,要產運銷鹽,在此設立一個官方鹽運機構也理所當然。
這樣,鐵權在這裡發現,也理所當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