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互聯網時代使掃碼支付成為潮流,但其高風險也需要消費者注意防範。在許多詐騙案例中,正常充值二維碼常常被詐騙嫌疑人當作作案工具,誘騙受害者掃碼支付。
蘇麗雲分析稱:“縱觀二維碼詐騙的案件,有其共通點,一是不法分子通過非平台官方溝通軟件與受害者交流;二是受害者掃描陌生二維碼支付。因此,只要避開上述兩個陷阱,就能防止上當受騙。”
蘇麗雲提醒,網絡平台都有專業的溝通軟件,配置專門的客服及問題申訴渠道,平台使用者應盡量在平台內進行業務交流洽談,解決問題也應尋求平台內的客服幫助,避免跳轉至其他溝通軟件;對於陌生人發來的二維碼,使用者切忌隨意點擊或掃描。跳轉支付頁面時,要仔細核對訂單信息和收款賬戶,如果發現購買的商品非屬個人意願購買的或者收款賬戶存在異常,就應當放棄支付;保護好自身隱私信息,在網絡平台需要謹慎填寫個人信息,防止被不法分子利用。遇到平台工作人員積極發起溝通交流的,應提高警惕,不隨意輕信陌生人的說辭。
對此,鄭寧建議:“首先應聯合銀行或者支付寶、財付通等機構,建立一個大額轉賬遲延到賬機制,一旦被騙,提供證據,還能追回財產;其次應加強對用戶的教育,提高其防詐騙能力。”
如果萬一被騙,用戶該如何自救挽回損失?如何維權?
對此,鄭寧直言:“及時報警,提供相關證據。”
蘇麗雲提醒,首先應保存固定好對方的用戶信息、相關的交流聊天記錄以及轉賬的電子支付記錄;其次,及時凍結掛失轉賬所用的銀行卡或銀行賬戶,防止被不法分子進一步利用;再次,及時聯系轉賬所用平台的客服並發起申訴,保存固定好與客服的交流記錄,以便後續平台配合公安機關核實跟進;最後,及時向公安機關報案並提供上述相關材料,以挽回損失。
(來源:《法制日報》) |